无人机遥感测量是什么?有哪些典型应用场景

无人机遥感测量是什么?有哪些典型应用场景,第1张

遥感技术

想知道什么是无人机遥感测量,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者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

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

无人机遥感测量主要是指将遥感器设备搭载到无人机上,利用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优势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存储和传输。常见的无人机无人机挂载的遥感器主要是云台(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相机、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以及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器接收到的数字和图像信息,通常采用三种记录方式:胶片、图像和数字磁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无人机遥感测量就是在飞行器上配置遥感器,在 *** 作飞行过程中利用遥感器感知所需要探测监测的物体信息,通过存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遥感技术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领域,是由于随着无人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性能大大提升,在续航时长、可负载重量、机架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这就使得遥感技术与无人机搭配如虎添翼,为测绘、植被监测、污染物取证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助力。

典型应用场景-农田监测

通过无人机搭载云台相机、多光谱和热红外相机可实现区域性作物多源遥感数据的同步获取,为用户提供诸如苗青、长势和冠层温度等信息,为农田的品种筛选、施肥和灌溉提供方案。

典型应用场景-灾害重建

无人机能够实时监测灾害现场,对灾害程度、受灾面积进行估算,分析数据,为灾后的营救与灾后的重建以及以后的灾害预警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典型应用场景-林业资源调查

无人机搭载增稳云台,利用RTK技术(利用GPS进行定位的技术)进行厘米级定位,在林业调查时,可提供精确的信息,例如树冠、树木种类、株数密度、生物量等方面的信息。

典型应用场景-城市河道环境监测

城市水利环境的传统人力巡查方式耗时长、效率低、取证难。利用无人机对河道环境和水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基于其获取的高清 RGB 影像和多光谱图像,可实现水体异常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污浊度、排污口等)的高精度识别、定位和量化分析。

责任编辑:g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49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