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曝歼15完成电磁d射首飞 技术不让美专家称是个好开头

消息曝歼15完成电磁d射首飞 技术不让美专家称是个好开头,第1张

  近日,有消息称歼-15舰载战斗机疑似在我国第一个航空母舰电磁d射器试验机上完成了d射起飞。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回应,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大甲板航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其意义不亚于一种新型舰载机首飞。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即便确实实现了首次电磁d射起飞,那也要看该d射器是原理样机还是工程化样机。电磁d射器的“首d”是一个好的开头,但实现工程化并最终装上航母可能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传中国电磁d射器“首d”成功

  来自网络的消息称,这次d射是在中国海军某舰载机基地的电磁d射器试验场完成的。不久前加强了前起落架的d射型歼-15战斗机才首次曝光,这次进展“令人惊喜”。不少网友将这次成功称为“伟大胜利”。有分析指出,电磁d射器的“重大突破”使得歼-15战斗机将可以重载起飞,载d量和作战半径都可大幅提升,不亚于一种新型舰载机首飞。而且舰载预警机等大型平台也将可以从航母上起飞,意义极为重大。

  按照网络上的说法,目前,正在进行大型航母电磁d射器地面试验的只有中国和美国。据信中国电磁d射器试验装置长度120至150米,有效轨道部分约80米。如果网上消息属实,如此之大的电磁d射器,成功进行歼-15这一重型战斗机的d射,说明中国线性同步电动机、盘式交流发电机和大功率数字循环变频器等关键技术已接近全面实用化。

  《环球时报》记者9日致电中国海军专家张军社求证,他表示,注意到了网络上的消息,但对于相关试验和工程进展不予置评。不过张军社表示,电磁d射技术是目前包括美军在内的大国海军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先进航母舰载机d射技术,它可以极大提升航母舰载机的出动效率提升作战效能,但美国人作为该技术的先行者仍有不少技术难点需要克服。中方一定会持续关注并研究相关技术。

  实际上,近些年,外媒多次炒作中国电磁d射器的消息。今年9月27日,美国科技杂志《大众机械》报道说,中国正在模仿美军航母d射起飞系统,特别是电磁d射,这种起飞系统的革命将对西太平洋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军事专家李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蒸汽d射的主要技术。来自中国海军的马伟明院士曾披露,中国电磁d射器的某些技术已不亚于美国。可以看出,中国正在持续推进对于航母使用d射器的研制工作,而且研制进展也是比较顺利的。但除了d射器本身的技术攻关,想要把它安装上舰,还会牵扯动力问题、系统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论证。


 
  电磁d射优势明显

  一名熟悉海军装备的中国军事专家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航母舰载机主要采取滑跃起飞和d射起飞两种方式。对采用常规起降技术的舰载机而言,d射起飞优势明显,这是大甲板航母的一个发展趋势。而d射起飞还分为蒸汽d射和电磁d射。相对于美军目前采用的蒸汽d射器,电磁d射的优势明显。

  据专家介绍,电磁d射器可以视为一个超大的电磁轨道炮,它具有体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等优势。首先,它占用航母的体积更小。电磁d射器不需要像蒸汽d射器那样的大型蒸汽锅炉和复杂的压力控制管道、阀门等设备,其体积、重量远小于蒸汽d射器。其次,相对于蒸汽d射器,电磁d射器加速均匀可控。第三,由于不像蒸汽d射器那样拥有大量的高压、高热、水密气密部件,电磁d射器维护维修要简单很多。另外,电磁d射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于蒸汽d射,而且对淡水需求较少。


 
  中国具备发展电磁d射器条件

  专家表示,目前,电磁d射器“首d”成功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中国海军技术专家曾经披露过电磁d射研究的进展,所以有关歼-15舰载机进行电磁d射试验并成功的说法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过,即便d射成功,目前是处于原理样机还是工程样机阶段还不得而知。航母的电磁d射器不仅要求能d射,还要可靠、可控、可持续、大批量、不间断地进行d射作业,这往往比能d射更为重要,这或许是中国国产电磁d射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由于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将采用与辽宁舰相似的滑跃甲板,所以即便中国采用d射装置,也必然是安装在下一代或下下一代航母上。专家表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跨越蒸汽d射这一方案而直接使用电磁d射不失为一种捷径,毕竟电磁d射和蒸汽d射技术上的继承性很小,并不是只有先发展蒸汽d射才能发展电磁d射,它们两者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关并不相同。

  不过,李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直接采用电磁d射器当然是最好的,有助于中国在航母技术方面追赶世界最先进水平。不过在对于蒸汽d射技术掌握更为透彻的情况下,先将这种技术应用到航母上也不失为一种较为明智和合理的选项。毕竟美国目前也没有完全掌握电磁d射的技术,还在不断进行试验。而且除了d射器本身的技术攻关,想要把它安装上舰,还会牵扯动力、系统整合等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52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