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智能交通RFID与视频双机识别系统的资料说明

如何实现智能交通RFID与视频双机识别系统的资料说明,第1张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由此引发的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方法也越来越难以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设计了一种双机匹配识别系统,将RFID与视频识别融为一体,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以及前端匹配识别,达到在城市交通道路上对车辆的精确管理。该系统中射频识别部分采用ISO18000-6C协议标准的阅读器、控制器、标签,视频识别部分采用车牌识别一体机,可支持前端摄像、识别、储存等功能。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道路交通的发展,智能交通已经成为交通科技领域的研究重点。车牌识别作为智能交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主要的道路车辆监控技术是图像或视频识别,这种违章视频抓拍和电子摄像头监管技术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缺陷,即无法精确地抓拍到每一辆车。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弥补视频识别的不足,为车辆信息的数字化、车辆识别的自动化以及车辆管理的智能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智能平台。

本文以城市道路车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电子标签和视频车牌号码,进行双机匹配识别。可自动对通行车辆进行监控,约束驾驶员的违章行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RFID电子标签识别系统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电子标签、阅读器、天线、应用系统软件。如图1所示。

(1)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将耦合元件和存储芯片等模块一并被封装在一张卡内,通过对每张电子标签 *** 作,可随时对标签内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对于特定的信息还可以用加密等方式进行保护。本设计采用遵循ISO18000-6C国际标准的电子标签,每张电子标签存储区域分为四部分:RESERVED区、EPC区、TID区、USER区,所有存储体的逻辑寻址均从00h开始。RESERVED区用于存储kill和access功能所需密码;EPC区用于存储识别标签附着对象的代码;TID区用于存储标签出厂时写入的唯一序列号;USER区用于存储用户特有的数据。本设计中EPC区只作为电子标识使用,并且将车牌号、电子ID号、车身颜色、车辆类型、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存储在USER区。编码规则如图2所示。

如何实现智能交通RFID与视频双机识别系统的资料说明,第2张

(2)RFID阅读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54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