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概念已经提出数年之久,各种模式的影像中心也顺势而起。其中老牌的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资历最老,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医学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科研和教学培训为一体的医疗科研机构。此外以全景影像、高尚影像等为代表的PET-CT、PET-MR为主或者以CT和MR为主的实体第三方影像中心;以一脉阳光为代表的医院影像科共建影像中心模式;以伦琴影像为代表的轻资产纯服务虚拟影像中心;等等多种模式齐头并进。
那么,远程医学影像的市场到底在哪里呢?
一、哪些人或机构需要远程影像诊断服务?
目前主要的需求方为:缺医生的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和一级医院,以及部分二三级医院的部分疑难病例会诊需求;
二、那么目前谁在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呢?
目前主要的服务提供方为:独立第三方影像中心、医生集团/团队、上级医疗机构,以及医生个人,甚至一些咨询类的公司或组织。三、目前需求方更容易接受的服务提供方是谁?
需求分为几种:
一种是自己没医生,需要第三方协助诊断:由于是日常业务的全部托管,而且费用是需求方自己掏腰包,那么需求方更多的考虑是价格,其次考虑的是时效,再次考虑的是诊断能力。大咖、专家级别的会诊虽然质量高,但时效性和价格问题导致很难切入,因此这部分市场其实更多是被当地的上级医院(医联体内上级医院有时候为了业务往来有可能免费会诊)、当地的影像医生以及医生集团/团队所占据;
第二种是自己有医生,但人员不足:这类医院的需求往往是间断性的,更多的是为了补缺,那么多点执业的影像医师成了最佳的选择。
第三种是自己有医生且人员充足,但能力欠缺:此类多数为疑难病例会诊,部分是患者自己的需求,但此类业务量较少。
第四种是自己人员设备都没有:目前国家政策又不允许设备投放,那么第三方影像中心顺势插入,协助医院进行科室共建,诊断业务托管。
由此可见,实体影像中心其实主要干的还是实体的事情,在远程诊断业务上想和当地的医生、上级医院拼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这也导致目前实体影像中心(独立第三方影像中心)要么差异化发展和当地医院抢患者、要么和医院共建依靠医院固有患者群、要么再挂个综合门诊部的牌子做体检中心的事情。
四、需求方的需求持久性如何?
谈到持久性,那么就看需求方的成本和收益了。目前远程诊断的成本保守点来说CT和MR都按照25元/部位(这个价格相对算低的)来计算,聘请一个初中级影像诊断医师的成本按照1.5万/月来计算,那么平均每天检查量=20部位的时候,医院有可能会考虑去高薪聘请一个全职的医生,甚至考虑到医院的长久发展甚至会低于此检查量的时候就会去聘请一个医生。这也决定了远程影像诊断服务的客户多为小型医疗机构。
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目前更多的是想利用上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医共体的模式,实现免费会诊/诊断。
对于疑难病例会诊来说,我们一直在吹捧的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断质量到底在基层医院是否认可呢?目前来说,免费会诊医院患者皆大欢喜;收费?不好意思,反正疑难病例临床诊疗能力也有限,诊断清楚了患者还需要去上级医院看病,到了上级医院有可能还要重新进一步检查,那就直接转诊吧。
五、除了人的因素还有什么在影响远程诊断市场?
AI智能诊断,可谓是最近几年热门话题,甚至在多场论坛上说明AI智能诊断能力和速度大于专家。在这里暂时不谈AI能不能取代诊断医生,但AI至少是可以医生影像医师工作效率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也间接影响了医院对影像医师人员数的需求,或者让更多的医生具备了兼职的时间和经历。
六、远程影像诊断市场的突破点在哪?
远程影像诊断市场的需求在于医院对需求的必要性,那么市场需求的扩大将来源于:基层医院大型影像设备的普及和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影像医生稀缺之间矛盾;第三方体检机构的出现及业务扩张对影像诊断的需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基层医院影像诊断监管力度的加大(报告急诊报告及时性合法性,以及影像诊断报告双签的规范性)。
总之,远程影像诊断市场的确存在,但这份蛋糕想吃的人太多,而且市场需求方在不断变化,想从中获取一份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这也许也是这么多年来远程影像没有完全崛起的原因之一吧。
责编AJX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