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VR设备Rift/Vive让玩家大呼过瘾,但是头显与电脑之间的线缆是让人很是不爽。由于对带宽传输和位置追踪数据传输的技术要求已经超过普通无线信号传输或者蓝牙的限制,因此无线VR头显并没有随第一代消费级产品上市。
我们曾报道Quark VR以及北京传送科技(TPCAST)都在研发Vive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TPCAST VIVE无线升级套件(抢鲜版)已经启动预售,售价1499元。与此同时,英特尔和Oculus也在研发VR一体机。 MIT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在研发VR系统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该实验室的 Dina Katabi教授表示,我们向着高分辨率无线VR传输方案更进了一步。
他们采用mmWaves(毫米波)的技术路线,足够量的可用带宽,较高的天线增益,毫米波技术可以支持超高速的传输率,且波束窄,灵活可控,可以连接大量设备,甚至可以实现每秒数十亿比特的数据传输,完全适用低延迟VR数据传输。毫米波也是5G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MIT的方案并不是简单在电脑上安装发射器以及在VR头显上安装接收器,尽管毫米波天线是定向的,并不适合room-scale VR,但是团队开发了一种MoVR可以自动跟随接受信号的运动,自然解决了无线运动追踪问题。而MoVR 本身并不接受信号,是把信号从发射端反射到接受端,会自动并校准反射的角度。
其中校准是技术难点,也是最耗时的环节。 MIT的MoVR系统还处于实验阶段,工程机样品落后于Quark VR 和TPCAST的方案,可以预计2016年是VR元年,而2017年是无线VR元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