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第1张

  引言

  自然界存在的信号通常为模拟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通常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然后交给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因此模数转换器成为测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ADC081S051 模数转换器是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低功率单通道CMOS 8位A/D转换器,它采用串行外设接口方式进行数据输出。与传统的器件不同的是,传统器件的采样速率是固定的,而ADC081S051 的采样速率可以在200~500 KSPS 范围内可变。

  ADC081S051 的数据输出是串行数据输出,它与SPI、QSPI 等一些标准相兼容。它的工作电压范围在2.7~5.25 V,因此可以采用3 V或者5 V电源供电。它可以应用于便携式系统、远程数据采集、仪器与控制系统等领域。具有体积小、转换速度快、使用简单等优点。

  1 ADC081S051 引脚及功能

  ADC081S051 是8 位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其封装形式采用6?lead LLP封装,管脚图如图1所示。引脚的功能简要分类说明如下。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ADC081S051管脚图,第2张

  VA:正电源引脚,一般接+5 V或者+3 V.

  GND:正电源地和信号地VIN:模拟信号输入引脚,信号变化范围在0~VA之间。

  SCLK:数字时钟信号输入,该信号直接控制转换和输出过程。

  SDATA:数字信号输出,输出采样在SCLK 引脚下降沿被锁定。

  C-S-:芯片选择,在下降沿开始一个转换过程。

  2 ADC081S051 的使用方法

  2.1 采样放大电路的设计

  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一般都比较微弱,须经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在送到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最后交由处理器进行处理。

  图2是一个实用的采样放大电路,它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采用AD620AN放大器,第二级采用OP07 放大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接到AD620AN放大器的第2、3 管脚,采用差动输入,AD620AN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对电压失调、温度漂移和共模信号有着极好的抑制作用,AD620AN的放大倍数由电阻R1 决定。经过AD620AN放大后的信号,经过两个RC一阶低通滤波器,送到第二级放大电路OP07的同相输入端进行放大。

  第二级放大电路具有调零和放大功能。放大后的信号又经过一个RC一阶低通滤波器,输入到ADC081S051模拟信号输入引脚VIN,进行模数转换。

  2.2 转换过程

  ADC081S051的串行接口时序图如图3所示。上电后,片选C-S 必须从高电平转换到低电平,才能开始一个工作过程。当C-S 由高变低时,它初始化一个转换过程和数据传输。在C-S 的下降沿,SDATA 管脚脱离高阻态,转换器从采样模式转换到保持模式,采样数据随着SCLK时钟脉冲的加入,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从SDATA管脚一位一位串行输出。在SCLK 的第13个脉冲的上升沿,转换器从保持模式转换到采样模式。SCLK的第16个下降沿之后或者在C-S 的上升沿,SDATA管脚重新回到高阻态。在一个转换过程完成之后在C-S 重新变成低电平开始另一个转换过程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空闲时间,才能保证下一次转换工作正常。要想从ADC081S051 读出一个完整的采样数据,在C-S 下降沿和上升沿之间,必须加入16个SCLK 时钟脉冲,否则读出的数据是无效数据。从SDATA管脚输出的数据格式是,3个先导0位,接着是8位数据位,在8位数据位之后接着是4个尾部0位。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采样放大电路图,第3张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串行接口时序图,第4张

  3 ADC081S051 与51 系列单片机的接口及采集程序

  目前使用的51系列单片机通常不带SPI硬件接口,为了使不带SPI 硬件接口的单片机与ADC081S051 连接,可以用并口软件功能来实现SPI功能。其硬件接口如图4所示。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ADC081S051 与51 系列单片机的接口原理图,第5张

  下面是采用C51编写的A/D转换程序,ad_data是采样值。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采用C51编写的A/D转换程序,第6张
基于ADC081S051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驱动程序,采用C51编写的A/D转换程序,第7张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ADC081S051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因为ADC081S051 具有低功耗、采样转换速度快、使用简单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测控系统、便携式系统等领域中,本设计经过实践验证,性能可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61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