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人工智能大显身手!写稿机器人是否能代替记者?

九寨沟地震:人工智能大显身手!写稿机器人是否能代替记者?,第1张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举国震惊。不过更令媒体和公众感到吃惊的是,在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仅用25秒出稿,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

  

  25秒能做什么?人类或许还处在惊愕中,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并通过各个平台发送给亿万人。

  可不是25秒钟540字这么简单

  这些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其他区域都布有地震台站,24小时密切观测全国和全世界的地震活动。

  这些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心,成为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的重要信息源泉。机器人系统运行在互联网上(云计算平台),写稿所需的背景内容同样来自互联网。机器人会根据本地数据网络和接口调用、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在几秒内自动“写”好综合的地震速报信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介绍,机器人入驻推送平台,在地震信息报告完成之后,几秒内就可以覆盖大量民众。高效推送使当地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震源地相关资讯,为赢得黄金避险时间争分夺秒。

  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服务部副主任侯建民主导和参与了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研发应用的全过程,他表示团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要求机器人几秒内就要写完新闻;另一方面,机器人写的新闻,又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确保快而不出错。”

  “互联网+地震”的创新

  地震发生以后,地震台网要对震级大小进行快速测算,把结果进行上报。以便快速启动应急救援行动,这个过程称之为地震速报。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传统意义上的地震速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地震信息,另一方面震后救援工作也需要有更快、更详细的信息作为参考依据”,侯建民说,“研发这款机器人的初衷是:让实时播报的地震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他介绍说:“以前,地震后,我们会及时通过微博等其他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地震消息,但因为时间紧迫,这些消息往往内容较少,只有地震时间、地点、震中位置等关键信息,公众可能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震中的简介,地震发生地的地形,人口、经济情况,地震后的天气等。基于此,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研发了这个自动写新闻稿的系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即时地震速报内容。”

  “速报”不是一天“炼成”的

  说起来,25秒并不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最“光辉”的战绩, 6秒560字等都是“常事”。但自动速报工作并非一开始就这么“牛气”,甚至在2008年以前,各个省级地震台网和国家地震台网给出的地震速报参数都不一定一致。

  地震系统于2009年开始推进自动地震速报技术应用,组织开发自动速报产出平台和发布系统,并从此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公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确定地震参数用时14分钟,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为1分51秒。到这次九寨沟县地震,在提供地震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十多项内容,仅用25秒。

  “最早对震区附近热力人口的统计是没有的,后来基于救灾救援工作的需求,受灾范围、热力人口等要素也被列入机器人的重点播报范围”,侯建民介绍说。

  现在,人们若是安装地震速报手机应用,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地震参数,还可以看到震中的位置,震中周边的现场,最近的现场是哪一个,最近的医院和学校的分布等。

  不禁让公众浮想联翩:记者是否要彻底失业了?

  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恐慌,尤其是记者这个群体,需要客观看待,既要看到写稿机器人在信息采集、加工、分析这个领域的巨大优势,也要明白按照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写稿机器人尽管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还很难达到记者写稿中所饱含的事实、情感、逻辑、思想等高度。

  

  其实,对于机器人写稿,传媒界并不陌生。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写稿机器人实际上是一种数字技术和智能写稿编程系统。一般而言,机器人写稿流程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4个环节。只不过面对海量数据信息,人力的处理速度肯定赶不上机器人,机器人在以信息发布为主的消息、上市公司公告、财务报表、官方发布、社交平台、证券行情等类型文章,写稿机器人不仅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同时节约了成本。

  比如,新华社机器人发稿系统后台有500到600个模版,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呈现不同的稿件。目前新华社机器人发稿系统运营维护仅需4到5人的团队,平均一天稿件签发量在100条左右。但要注意,这些稿件基本上还是以短平快的消息为主,这次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也是以信息发布、分类处理、背景介绍为主,并不是通讯、评论、特写等以思想性见长的稿件。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强大,写稿机器人在新闻基础领域可以部分取代记者的工作,甚至会比传统的人力工作更高效,但与机器人写稿相比,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实的判断以及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推理,这是记者本身创造性的体现,也是目前机器人所没有的能力。比如,质疑、追问、寻找对方话语中的新闻线索,这就是人类记者的法宝。相较于写稿机器人,记者能够生产优质的、深度的、有观点、有分析的作品,这种优势恰恰是机器人并不具备的。

  

  正是因为写稿机器人和记者的各有优势,可以预见,未来新闻界可能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人机协作来完成新闻作品,具体的模式就是让机器人完成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然后记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完成逻辑判断,形成观点和思想。所以,面对此次写稿机器人的横空出世,记者们其实不必恐慌,毕竟他们还是高等智慧生物,机器人想要取而代之并没有这么容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63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