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可穿戴式设备如何向专业医疗领域迈进

ADI:可穿戴式设备如何向专业医疗领域迈进,第1张


尽管“可穿戴式医疗”市场规模渐渐庞大,但相似产品繁杂、行业内对于产品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产品专业性不够等问题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如何突破瓶颈,制造出更专业可靠的“移动医疗”产品成为该产业的最大课题。

文章来自ADI供稿


据去年9月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20年,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将近7000亿人民币;另据相关数据预测,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同时可穿戴设备的销量也逐年上涨。据英国市调机构Juniper Research预测,到2018年,“穿戴式装置”市场规模将从1900万台上升到6000万台。

尽管“可穿戴式医疗”市场规模渐渐庞大,但相似产品繁杂、行业内对于产品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产品专业性不够等问题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如何突破瓶颈,制造出更专业可靠的“移动医疗”产品成为该产业的最大课题。


当今“可穿戴式医疗”产品有很多是日常“健康监测”类型而不涉及“专业医疗”领域。“健康监测”与“专业医疗”概念有着哪些差异,ADI公司亚太区医疗行业市场经理王胜先生作出解答:“可穿戴的健康监测设备,大体可分为消费领域和专业医疗领域,二者是互补性,互为延伸和补充性的关系,而非替代性关系。传统的医疗大都是对已有健康问题的患者的处置和治疗,而移动健康类设备和服务的应用价值在通过对用户日常的生理体征等健康指标的变化的监测,做趋势性的判断,及相应的日常行为的指导。”
 

可穿戴设备要想突破重围,深入到专业医疗领域,王胜先生认为:“对于传统专业的医疗设备厂商,早已经有很多可穿戴式的医疗级诊断产品在医院内或医疗机构被使用,当然需要通过相应的医疗标准的认证。对于消费领域的健康可穿戴产品,如果想进入医疗诊断领域,其设备也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医疗设备标准认证,这也将是最大的调整和困难之一。除此以外,医疗级的设备市场渠道,运用和销售模式与消费类的移动健康产品都是差别巨大的,所以品牌的培育以及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将是回避的障碍。但我们仍然相信很快就会出现消费领域的可穿戴厂商开发出医疗级别(通过医疗认证)的可穿戴产品,并提供相应的健康类服务。而且,医疗设备厂商,也在跃跃欲试进入院外的医疗应用领域。二者是不同领域,需要长期全局的战略考虑,但二者的渐进融合是长期的趋势所在。”
 

王胜先生还指出,理想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应具有“智能穿戴” 的特点,即日程的常规穿戴事物例如,衣服,鞋帽,眼镜,腰带以及日常个人装饰配件等都实现智能化。同时他还认为,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长期使用可穿戴健康设备,而且该设备会有越来越多的’无感式’的功能,即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并且不打破任何使用常规和习惯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已可以采集各类有用数据包括一定健康类的指标,并做相应的处理,进而提供更有价值的处理反馈意见,各类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也将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数据发掘的深度服务。
 

而对于消费者、医院、医生所青睐的可穿戴式医疗产品,王胜认为是体征信号监测类的可穿戴产品,“尤其是可以监测数据的长期性和趋势性变化可以消费者和医生解决各自问题的设备。消费者和医生关心的问题都是,在院内设备以外,如何避免疾病的发生,即预防性,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即院外延展性;所以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的设备将得到市场的青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66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