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和限制因素

解读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和限制因素,第1张

  可穿戴设备正成为科技界和消费者竞相追逐的大热门,可穿戴设备或将在2014年将迎来大爆发。可穿戴设备已经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引领了一股新浪潮,并势必将推动消费电子行业产生更多的创新。其中以iWatch、Google Glass为首,Apple、Samsung、Sony、Nike等科技和消费厂商均开始将资源布局在智能穿戴式设备产业,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约售出675万台可穿戴设备,2016年将快速增至7350万台。

  可穿戴照相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活动跟踪器、3D动作追踪器、还有智能服装,各种各样的产品应运而生,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对此瑞智半导体公司总裁徐瀚杰先生则表示,智能手表、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这类医疗健康应用将会最快起量。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线路将首先是成长为智能配件的主流,而后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降低将会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主控设备。

  可穿戴设备把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嵌入人们眼镜、手表、手环、服饰及鞋袜等日常穿戴中而推出的设备,可以用紧体的佩戴方式测量各项体征。例如晨练时,有鞋子计算运动的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有眼镜拍摄看到的风景,有蓝牙耳机监测血氧含量。特别是通过与大数据、云技术的融合,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如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并将数据无线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同时可在发生异常时发出警告信号,中央处理器再将数据发送至医疗中心,可以方便医生进行全面、专业、及时的分析和治疗。基于这些优势所以可穿戴式设备未来在健康医疗领域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将会快于消费娱乐领域。

  如瑞智的xHealth\SPORT和xWATCH产品不仅能够测量人们每天的运动量,每天走了多少步,跑步的公里数,消耗的热量等数据,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运动和健康状况,还可将记录的数据上传到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分析,并实现与他人互动交流的社交等功能。该产品未来还可能实现与家庭智能电视等设备实现数据交换。

  徐瀚杰表示,瑞智半导体穿戴式设备方案的核心优势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功耗要低,需达到毫瓦级别;二是面积要小,如瑞智半导体开发的穿戴式设备芯片,其表面积就不到20平方毫米,十分小巧轻便,便于工程师进行PCB设计;三是性价比高。

  瑞智半导体的穿戴式设备的芯片和解决方案,采用先进架构、低功耗、紧凑面积和高性能的设计,紧跟全球产业发展趋势而研发推出。瑞智穿戴式设备的芯片及开发平台,是在全球电子产品智能化、便携化的浪潮下,为要求待机时间长、设计紧凑、性能适用的穿戴式设备专属研发的新一代高科技集成电路产品。芯片和方案为广大OEM、ODM和品牌厂商,快速推出产品,聚焦品牌、渠道、运营和产品外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可广泛用在娱乐、运动、健康、安全等不同领域。

  另外,现阶段许多公司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的不成熟、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产业链还不成熟。特别是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和能耗限制,要求芯片、显示屏、电池都需特别定制,因此成本居高不下,产品难以批量落地,商业化还需时日。徐瀚杰认为,主要有两大限制因素,一是其设计不够完善、二是电池续航能力不足。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可穿戴设备。比如,消费者体验存在缺陷、同质化产品竞争、难以同步、应用软件资源少等。对于以上种种,瑞智半导体依托强大的设计开发实力,从芯片设计层面开始着手,在算法软件、通信协议和存储等方面进行优化,开发出了低功耗高性能的设计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而且在技术支持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能够帮助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快速推出自己的产品。

  徐瀚杰还表示,融合与创新必不可少,倘若接下来可穿戴设备这个代表硬件发展趋势的科技不结合云技术、大数据那它将无法在大众间普遍应用开来。

  穿戴设备前景虽然很美好,但现实依旧很“骨感”,可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是,可穿戴设备正在逐渐提速奔跑,科技巨头们都在积极分析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及可行性,弥补技术力量的空缺。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从方方面面渗入到人类的生活中。

  ——本文选自电子发烧友网2月《可穿戴技术特刊》“高端访谈”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67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