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国大陆集团在底特律召开的“TelemaTIcs 2009(车载智能通信系统)大会上,公开了其正在研发的下一代车载智能通信解决方案AutoLinQ后,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新浪汽车等媒体在中国 TelemaTIcs产业高峰论坛上与Azmoon Ahmad 先生进行了交流,全方位解读大陆集团车载信息通讯解决方案AutoLinQ。
媒体:消费电子产品与整车的生命和研发周期完全不同,作为一个消费者,购买新车之后肯定希望获得全新的解决方案。如何把这两者关系处理好?
Azmoon Ahmad:我们大陆认识到业界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AutoLinQ,这是一种开放的平台和架构,颠覆了以往的业务模式,使得用户在购车之后还可以获得新的应用,我们从几方面来实现,一是付得起的,一是随时随地可用的,一是好用的,这三者共同通过我们的纯开放式的架构和平台来完成。
媒体:AutoLinQ与ACMI有何异同?
Azmoon Ahmad:ACMI的概念是无缝连接,让手机或便携设备可以无缝地与车载收音机、导航仪互联互通,可以把手机的应用便捷地映射到车载导航仪的屏幕上。而 AutoLinQ的概念更大,相当于苹果的应用店,可以让第三方的开发产品经过我们的认证之后就能放到商店中,终端用户可以下载这些应用到车上。不同的车主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通过AutoLinQ车主可以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应用。ACMI是为了创造用户能用的应用,而AutoLinQ是为第三方创造一个平台,用户可以随意下载到行车装置上。
媒体:对于AutoLinQ,国内哪种通讯手段更为合适?2G?3G?4G?
Azmoon Ahmad:取决于应用,最终是由应用来决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什么样的应用在TelemaTIcs车上用得到,客户可以接受,我们就会采用什么样的通讯技术。如果需要高速下载,3G和4G也会应用得到。目前基本2G和2.5G的承载范围可以接受。如果仅仅是远程控制汽车,数据量不大,2G 就可以,如果需要一个数据记录仪把所有数据不停上传,或者北美的街景数据摄像机,需要数据流实时下载,这就需要3G。
我们最近刚宣布AutoLinQ这样一个技术,下个月在北美拉斯维加斯的CES上,我们会有很大的展示活动,明年中期在德国汉诺威的CBIT展会上,我们也会在欧洲做大规模的这方面的演示和展示。有很多OEM厂商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在和我们探讨合作,但这些东西真正到市场上还需要几年时间去商用化。并不是说中国市场不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也会大力把AutoLinQ技术和方案介绍到中国市场。
媒体:汽车和互联网的连接将来也是个发展方向,大陆在这方面有何研发成果和计划?
Azmoon Ahmad:一方面,我们坚信AutoLinQ是一个好的开放平台,连接车与互联网,经济适用,随时可用。将PC放到车中,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大家都期待,但无法一边开车一边使用PC,并不现实,而且PC的价格相对较贵。我们需要友好的使用界面,车主用得起,又可以使用很多软件,就是AutoLinQ。我们很重视在中国这方面的投入,我们今年建了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在杨浦,一个在嘉定,投资达6000万欧元,我们看好在中国这方面的未来。
媒体:是否可以理解为AutoLinQ这样一个平台更加类似于IPhone或者Google的手机平台?
Azmoon Ahmad:如果以次作比,AutoLinQ从软硬件平台来讲,是基于Linux基础的OS,在此之上用的是Google的Android的应用软件,可以跟Google的GPhone相比。对于传统的车载娱乐系统来讲,因为是比较封闭式的系统,所以开发周期和成本非常高,用户买车以后很难升级,对于最终用户来说不是一个福音。如今采用开放式的平台,很多新的应用可以加载上去,只要我们提供良好的安全措施,使应用安全可靠,就可以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这也是我们提供AutoLinQ的根本初衷。
媒体:如何解决享受服务的车主面临更换新车必须终止服务这样一个矛盾?
Azmoon Ahmad:目前我们还没有最终的策略,欧洲、北美、亚洲的车主的行为模式也不尽相同,我们最终有可能两者并存,都会支持。
媒体:AutoLinQ与宝马的NGTP有何异同?
Azmoon Ahmad:两个概念不同,AutoLinQ是创造一个应用模式,提供车里的整个软硬件,以及后台的产业链的架构,能让第三方的新应用在经过安全认证之后让车主下载和使用。NGTP更多的是TelemaTIcs后台的一个服务架构,中间有一个核心的网关,让不同的第三方新的应用或服务供应商作为一个新的 TSP接入,经过网关的统一整理和整合,我们就有一个公开的API,这样的情况下,想增加一个新的服务、业务、TSP、服务供应商就比较容易。它所提供的是一个后台的接入模式,AutoLinQ提供的是整体的用户使用体验模式,两者不能直接对比。NGTP对于用户是屏蔽的,而AutoLinQ可以给用户体验,并由用户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