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人而言,我们都想有自己隐私空间,一些私人问题是我们身处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在某些时刻、某些情况下,拥有属于自己且不容他人侵犯的私人空间或物品,比如手机。
随着大家在智能手机上储存越来越多的隐私数据,开发商们也开始寻求更安全的加密方法来防止这些信息泄露。
曾经,我们的手机只能用简单的密码解锁,而随后苹果在iPhone 5s上推出的指纹识别系统Touch ID向大众展示了一种 *** 作更简单、更安全识别方法。虽然它不是第一个用上指纹识别的手机,但毫无疑问它是最普及的。
而随着手机的发展,除了指纹识别以外,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都已经开始普及。而人类作为一个复杂个体,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到处都是密码。今天就来扒一扒,咱们的身体都有哪些隐藏“密码”能够识别吧。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可以说是目前智能手机的标配之一,是最常见的识别技术,应用范围非常之广。
它是把每个人的指纹储存起来,通过比较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验证其真实身份。大家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并且终身不变。
正因为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指纹识别技术才被全球大部分国家接受,成为生物识别阵营中的中流砥柱。
当然,指纹识别也不是百分百完美。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指纹解不了锁的情况,当有时按印的位置不同,着力点不同时,就会对指纹造成一定挤压导致无法识别。另外,当手指有稍微破损或者处于湿润状态,也会影响识别。
人脸识别
多亏了iPhone X的鼎力宣传,让人脸识别技术大火了一把。
这项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扫描的人脸根据3D轮廓、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提取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解锁人的身份。
介于不少人担心的用照片或视频解锁问题,曾经在iPhone X发布时就出过许多段子。其实人与照片的区别不仅是3D和2D,更准确的验证方法就是判断这张脸是否具有温度。通过将红外线和3D摄像头技术相结合,可以轻松判断当前所识别的面部是一个活物,还是照片或视频。
那么或许又有人说了,目前不是有种高科技叫人皮面具吗?那么这又回到最初的识别方法了,面具只能使你看起来像,而没办法做到将脸上的点位也完全复制。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面部的胖瘦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成型的骨骼、棱角却不会随之改变。因此,人脸识别系统会在及短的时间内对人的骨骼框架进行识别、重组、分析,再结合精准对应人脸近三万个点位,准确率也是杠杠的。
虹膜识别
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中包含了无数细微特征。
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了,这也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并且当人死亡后,瞳孔会自然放大,虹膜从而消失,因此只有活体才能够使用虹膜识别。
根据虹膜识别的唯一性、稳定性、不可复制性、活体检测等特点,在综合安全性能上具有绝对优势。是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
而三星手机今年已经已经用上了这项技术,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厂商前赴后继投入到虹膜识别的大潮中来。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说话时产生的声纹同指纹以及面部细节特征一样,都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人体语言中枢与发音器官之间一个复杂的生理物理过程,每个人的器官形态、尺寸等都有区别,所以人的声纹图谱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它也能用来识别身份。
目前声纹识别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为15.8%,在生物特征识别当中仅次于指纹和掌纹。随着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搭载声纹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机诞生,解锁只需所句话就行,想想也真是方便。
步态识别
不少人在《碟中谍5》中看到过这个酷炫的步态识别。其他识别技术距离要求都非常近,而步态识别的距离却可以长达到50米。只看走路的姿态,眨两下眼睛的时间,摄像头就准确辨识出特定对象。
步态识别无需识别对象主动配合,即便一个人在几十米外带面具背对普通监控摄像头随意走动,步态识别算法也可对其进行身份判断。
此外,步态识别还能完成超大范围人群密度测算,对100米外、1000平方米、1000人规模进行实时计数,酷到没朋友。
掌纹识别
掌纹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图像。其中很多细节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如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
掌纹识别与指纹识别的原理比较相似,用户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成本较低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它通过识手掌大小和几何特征来辨认身份。
不过这项技术并非主要的识别形式,而是作为辅助验证来使用。
除了上述提到运用较多的6种识别方式以外,咱们的身体还有许多“密码”可以验证,比如脑纹识别、头骨识别、静脉识别等针对人体内部的识别技术,甚至还有耳朵识别、鼻子识别和臀部识别等器官识别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
责任编辑:tz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