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LC输出类型的选择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于PLC输出类型的选择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第1张

 1. 引言

  科技发展到当今,对PLC的应用已经非常多了。今天我们来介绍PLC的输出类型继电器晶体管。它们两者的工作参数差别较大,使用前需加以区别,以免误用而导致产品损坏。本文简要介绍了继电器晶体管输出的特点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 继电器和晶体管输出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如图1所示)。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d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d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从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它是一种机电元件,通过机械动作来实现触点的通断,是有触点元件。

关于PLC输出类型的选择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第2张

  图1 电磁式继电器结构图

  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它是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导通。它是无触点元件。

  3. 继电器与晶体管输出的主要差别

  (1)继电器输出

  优点是不同公共点之间可带不同的交、直流负载,且电压也可不同,带负载电流可达2A/点;但继电器输出方式不适用于高频动作的负载,这是由继电器的寿命决 定的。其寿命随带负载电流的增加而减少,一般在几十万次至Jl百万次之间,有的公司产品可达1000万次以上,响应时间为10ms。

  (2)晶体管输出

  最大优点是适应于高频动作,响应时间短,一般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带 DC 5-30V的负载,最大输出负载电流为0.5A/点,但每4点不得大于0.8A。

  当你的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时,应首选继电器输出,因其电路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当频率为10次/min以下时,既可采用继电器输出方式;也可采用PLC输出驱动达林顿三极管(5-10A),再驱动负载,可大大减小。

  继电器 

    优点:交流及直流负载都可以驱动;负载额定电流大;

  缺点:动作频率不能太高,同时继电器是有寿命的,一般100万次;

  晶体管

    优点:动作频率可以达到几百KHZ,无触点,因此不存在机械寿命的说法;

  缺点:只能接直流负载(一般DC30V以下),电流比较小;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输出):只能接交流的负载,动作频率比较高,寿命长,但负载的额定电流也比较小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就这么回事。  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各种指示灯变频器/数字直流调速器的启动停止应采用晶体管输出,它适应于高频动作,并且响应时间短;如果PLC 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 次以下,应首选继电器输出,采用这种方法,输出电路的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

  1.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

  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

  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继电器2A。

  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

  2.负载能力不同

  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项目

继电器输出端口

晶体管输出端口

外部电源

250Vac、30Vdc以下

5~24Vdc

电路绝缘

继电器机械绝缘

光耦绝缘

动作指示

继电器输出触点闭合指示灯点亮

光耦被驱动时指示灯点亮

开路时漏电流

/

小于0.1mA/30Vdc

最小负载

2mA/5Vdc

5mA(5~24Vdc)

最大输出电流

电阻负载

2A/1点;
8A/4点组公共端;
8A/8点组公共端

Y0、Y1:0.3A/1点
其他:0.3A/1点
0.8A/4点
1.2A/6点
1.6A/8点
8点以上每增加1点允许总电流增加0.1A

感性负载

220Vac,80VA

Y0、Y1:7.2W/24Vdc
其他:12W/24Vdc

电灯负载

220Vac,100W

Y0、Y1:0.9W/24Vdc
其他:1.5W/24Vdc

响应时间

ON-OFF

最多20ms

Y0、Y1:10us
其他:0.5ms

OFF-ON

最多20ms

Y0、Y1最高输出频率

/

每通道100kHz

输出公共端

Y0-COM0;Y1-COM1;Y2以后至多每8个端口使用1个公共端,每个公共端之间彼此隔离

熔断器保护

表1 输出端口规格

  3.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

  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

  4.晶体管响应速度快于继电器

  继电器输出型原理是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晶体管输出型原理是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甚至更小)。晶体管输出一般用于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等,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如温度PID控制, 主要用在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伺服控制,还有电磁阀控制(阀动作频率高)。

  5.在额定工作情况下,继电器有动作次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

  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的每分钟开关次数也是有限制的,而晶体管则没有。

  6.使用寿命不同

  继电器由于是机械元件受到动作次数的寿命限制,且与负载容量有关,详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负载容量的增加,触点寿命几乎按级数减少。晶体管是电子原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寿命限制。

 


负荷容量

动作频率条件

触点寿命

220VAC,15VA

1秒ON/1秒OFF

320万次

220VAC,30VA

1秒ON/1秒OFF

120万次

220VAC,60VA

1秒ON/1秒OFF

30万次

表2  继电器使用寿命

  7.价格不同

  晶体管输出的价格稍贵一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833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