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爱范儿)
与健康相关的功能已经逐渐成为可穿戴产品的核心,最近有消息称在苹果将会为 Apple Watch 加入睡眠追踪功能,其实去年苹果大幅更新的三大健康功能,已经宣告 Apple Watch 的定位从时尚消费品转向运动健康。
我们身体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但其实并不足够。除了数据收集,还应该让医疗机构和消费者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成为疾病治疗和护理的一部分。可穿戴医疗设备过去一直是被忽略的市场,但却有巨大的刚需。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测测心跳和睡眠质量可能是可有可无。
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一个能不间断实时监测自己身体数据的可穿戴设备,却是有可能延长自己寿命的。
最需要可穿戴设备的,可能是慢性病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 63%。仅在 2012 年全球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多达 3800 万,其中中国就有 850 万。目前中国的慢性病患者至少有 2.6 亿,这还只是截止 2016 年的数据。根据《2014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人从 2003 年到 2013 年 10 年间的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了 7 倍,高血压发病率增增长了 6 倍。
在6年后的今天,各种高糖奶茶和外卖服务已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慢性病的发病恐怕只会有增无减,而患上慢性病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那么可穿戴设备能给这些慢性病患者带来什么变化呢?如果穿戴设备监测的精度能达到医疗级别,那意味着数以亿计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将这些数据与医生共享后,可以在远程得到医生的治疗意见,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护理压力。
事实上现代医学也越来越依赖人体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医疗机构在病人出院后持续跟踪病人身体状况显得更加重要。
美国心脏病学家 Eric J. Topol 指出,过去医疗领域的数据依赖于统计框架下的群体平均值和中位数,这种统计模式没有考虑个体间的异质差别,因此会造成一些不当治疗。Eric J. Topol 认为未来医学信息会把聚焦在个体,每个人身体数据都能被充分挖掘,每时每刻的血压、心跳、呼吸频率和深度、体温、血糖和脑电波等生命体征都能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化处理。
而承载这个未来的,将是不断进步的无线生物传感器,它们将以可穿戴设备的形态出现。
(责任编辑:fq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