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的到来,网络数据安全威胁将进一步扩大

5G时代的到来,网络数据安全威胁将进一步扩大,第1张

(文章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对于我国来说,近年来“传统安全”虽然一如既往的重要,但“非传统安全”的影响力已然在越变越大。非传统安全威胁作为一种“新的安全威胁”,其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大规模战争与核武器的危险,成为我国生产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现实威胁。

目前,抛开自然因素所引发的各种灾害不谈,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下,“网络数据安全”是我国“非传统安全”毫无争议的核心内容。有一句话叫“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预防和解决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保护国家安全的重点。基于此,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是给出了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同步建设网络安全能力的建议。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已经被我国列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发展被我国寄予众望,在未来,其也将成为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动力。但一直以来,“新基建”各大领域的发展其实都存在严重数据安全问题。

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去年“ZAO APP事件”、“人脸识别第一案”等的出现,便揭露了人脸识别的数据隐私安全隐患;此外,无人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也都各自爆发出相关安全问题。这些数据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侵犯个人隐私,同时也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而迈入5G时代,各领域的网络数据安全威胁还将进一步加剧。邬贺铨指出,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在传播性和开放性等方面明显有别于4G,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除了会延续原有的网络安全问题之外,同时还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总的来看,邬贺铨将这些挑战归纳为六点,具体包括:虚拟化挑战、开放性挑战、切片化挑战、大连接挑战、开源化挑战以及大数据挑战。简单来说,就是因为5G在接入域、网络域、用户域、应用域、服务域等方面都带来了明显升级,在此过程中网络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那么,面对不断加剧的网络安全风险,我国在“新基建”发展过程中,又该如何去预防和解决呢?首先要建立合理网络安全机制。过去网络安全以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为主,基本是硬件为主、被动防御。今后我国需加入软件成分,实现软硬件的共同作用,以此保障入口安全和网络内部安全的机制联动,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机制。

其次要坚持强化免疫能力。新时代的网络安全基本以内生为主,需要增强自身免疫能力。从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与网络设计开始,就要具备内生安全理念,未来要将网络安全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再次是要注重以服务为中心。过去我国网络安全企业主要聚焦硬件销售,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未来网络安全需要软硬件共同发力,因此需要企业从单纯硬件产品转型优质服务,要明确网络安全企业和被服务企业间安全责任边界。

最后是要完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网络安全生态覆盖工业企业、设备供应商、基础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工业应用提供商、网络安全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用户等,未来上下游需要紧密合作,实现情报共享、共防共治。

总而言之,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主体、环节和注意事项都非常多。有时候,网络安全甚至需要国际合作才能更好解决!在此基础下,未来我国还需在网络安全保护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不断向前。

(责任编辑:fq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936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