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ARM对于Cortex-M7的期待与策略

浅析ARM对于Cortex-M7的期待与策略,第1张

  ARM在上星期公布了最新的M系列处理器核心Cortex-M7后,紧接着合作伙伴ST(意法半导体)也于台湾时间9/30公布了搭载该核心的STM32F7 MCU(微控制器)产品线,其产品线的负责主管向台湾媒体们说明了产品细节与市场策略。而此次的产品发布会,也十分难得地邀请到合作伙伴ARM来分享Cortex-M7进一步的细节与市场看法,对于Cortex-M7的未来发展,我们从ARM的身上听到了更多的想法。


 

  

  ARM台湾应用工程经理徐达勇

  ARM台湾应用工程经理徐达勇直言,即便2013年M系列的MCU出货数量来到了29亿,2014年上半年出货量达到17亿,但在许多的应用领域,如车用电子、MCU与智慧晶片卡等,都各自仅有10至20%不等的市占率,这意味着ARM还是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就ARM的观察,M系列处理器核心所锁定的嵌入式应用,在未来会朝向智能化发展,但必须同时具备低功耗、24小时随时运作、多通道连结能力、音讯与图像处理、可靠度与d性化等多种条件。在这样的要求之下,除了处理器核心的能力外,DSP(数位讯号处理器)的性能也变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音讯、图像处理与连线能力等更是如此。

  徐达勇也从另一方面来归纳MCU的基本要求:感测、连线与控制,M7的面世,就是期望未来至少可以满足三项要求中的两项,所以不会特别局限M7的应用范围。除此之外,M7核心的设计上改成六级超纯量管线(M4仅为三级)以进一步提升核心时脉。

  徐达勇进一步谈到,M7处理器核心的性能若与过往的Cortex-A8相较,前者的确胜过于后者,不过这种比较方式是相当有问题的。

  原因在于ARM当初分别推出A、R与M系列的处理器核心时,就已经设定了不同的市场区隔,A系列被定位成要处理作业系统(如微软与Android等)、性能表现要不断提升,成本与晶片面积相较于M系列,并不会列为优先考虑。反观M系列,成本、中断突发的应变速度、低功耗与晶片面积等条件,都是优先考虑的重点,最重要的是,M系列并无法运行作业系统。

  但是,M7的推出,不光是处理器核心的性能有所提升,内建的DSP性能也较M4有明显的强化,对于本身就有提供DSP功能的晶片业者是否会造成影响?徐达勇表示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与其说要取代既有的DSP业者,倒不如说是提供客户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案。毕竟过往的系统设计的确是MCU与DSP分开独立设计,如今可以提供单晶片方案,不失为另一个选项。

  此外,过往M系列与R系列的区隔,在于具备RTOS(即时作业系统)的支援能力的差异性,在支援RTOS的M7推出之后,徐达勇不讳言,的确会出现与R系列的低阶市场的重叠情形,但就功耗表现上,M7依然略胜一筹,就定位上还是会有明显的不同。另外,在连线技术的整合上,未来M7也会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试图简化相关的系统设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946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