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原理介绍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原理介绍,第1张

  1 引言

  图1给出了典型的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一般结构及其工作的模拟仿真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双面接触式电容力传感器有4个工作区,第Ⅰ区是正常区,梁未接触到衬底上的绝缘层,当传感器工作在这一段时,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与传统的硅压力传感器一样。当梁快要接近接触点的时候,传感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与产生的电容呈非线性关系。第Ⅱ区是过渡区,梁开始接触到衬底上的绝缘层,C-p曲线呈非线性关系,电容从梁未接触到衬底到开始接触衬底转变。第Ⅲ区是线性区,梁与衬底上的绝缘层开始有效接触,而且传感器的电容将随着压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大。第Ⅳ区是饱和区C-p曲线略呈非线性关系,随着压力的继续增加,非线性将更明显。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原理介绍,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曲线图,第2张

 

  图1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曲线图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单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而来的。其工作原理:当传感器的受压膜片(即梁)与基底距离很近时,膜片受压后与基底接触,当压力变化时,通过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来改变电容量。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电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梁受压后,尚未接触到衬底上的绝缘层时形成的电容,此电容类似于常规的电容压力传感器,这一部分只占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电容量的很小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梁接触到衬底后形成的电容,这部分电容量才是需要的电容量,而且它占主导地位,较多采用的是国产品牌电容,如三环电容、风华电容,也可选择台企电容巨头——YAGEO电容(即国巨电容)作为所选电容。当压力增加时,梁与衬底的接触面积增加,同时梁与衬底的非接触部分减少。刚开始,电容主要由非接触部分提供,随着压力的增加,梁开始接触衬底的绝缘层后,非接触部分提供的电容逐渐减少,而接触部分提供的电容与接触面积将呈线性增加。由于绝缘层非常薄,因此当梁开始与衬底上的绝缘层接触后,接触面积所提供的电容将占主导地位。

  2 工艺流程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由3个硅晶片(其中有两个晶片B是一样的)用硅熔融法进行键合,先把晶片A正反两面腐蚀两个同样大小的沟槽来作为传感器的真空腔,然后在这两个大沟槽上淀积一层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同时把晶片A作为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公共下电极,接着把两片用浓的固态硼扩散好的晶体B用熔融键合的办法键合在晶片A的正反两面,用离子刻蚀法刻蚀掉晶片B最外层的重掺杂层,紧接着用自停止腐蚀法去掉轻掺杂层,得到最里面的重掺杂层作为传感器的上电极。对于晶片A和B,可以采用圆形、方形、矩形膜,本次设计采用圆形膜。制造工艺流程如下:

  2.1 晶片A

  衬底晶片采用N型硅晶体,晶向为<100>晶向,厚度约为(500±10)μm,电阻率约为5~10Ω·cm.

  2.1.1 腐蚀出大沟槽

  先在晶片A的两端氧化出2μm的氧化层,然后把预先设计好的掩膜(即大沟槽的形状)附在晶片A的正反两面,然后放到SF6溶液里面让它进行腐蚀,就可得到所要的大沟槽(真空腔)的形状。

  2.1.2 淀积一层绝缘层

  在腐蚀出大沟槽的晶片A两面都氧化一层150nm厚的SiO2,作为绝缘层。此时,晶片A可以与晶片B进行键合。

  2.2 晶片B

  晶片B主要是为了制作重掺杂的梁。晶片B取P型硅,晶向为<100>晶向,晶片厚度约(400±10)μm,电阻率约为2~5Ω·cm.

  2.2.1 硼扩散

  为了减少由于只扩散硼的一边使梁变形而凹凸不平的情况,使晶体的两边都进行硼扩散,大约要在1120℃下扩散160min.

  2.2.2 化学机械抛光

  晶片被腐蚀后表面变得不平,因此要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化学机械抛光的一些参数见表1:

  表1 用于熔融键合的P+型硅化学机械抛光的参数

  

双面接触式电容压力传感器原理介绍,用于熔融键合的P+型硅化学机械抛光的参数,第3张

 

  这样晶片B也可以进行键合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044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