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时代 中国OLED能否弯道超车?

柔性显示时代 中国OLED能否弯道超车?,第1张

  本周,全球显示行业顶级盛会2016年美国显示周(SID Display Week)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三星展示的5.7英寸柔性AMOLED产品厚度只有0.3毫米,其分辨率可达到2560X1440,可以卷成手指状的卷轴,厚度仍然为0.3毫米,重量仅为5克;三星还展出了用于VR和汽车的AMOLED产品。

  柔性显示和虚拟现实(VR)成为今年热点, OLED面板也成为两者共同的选择。

  除了新品展示,这里还有一场看不见的较量,那是中韩以及日本在OLED产业上资本、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从CRT到LCD(液晶)的转型期,中国八大CRT彩管厂几乎全军覆没。

  在即将到来的柔性显示时代,中国OLED产业能否不再受制于人呢?

  OLED市场再升温

  今年,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市场迅猛增长。3月,苹果透露最早将于2017年在下一代iPhone手机上应用柔性OLED屏。4月,三星也称,正在测试两款可折叠的柔性屏手机,最快将于2016年底量产,并在明年上市。种种信息表明,柔性显示时代正扑面而来。

  京东方(BOE)在本届展会上也推出两款4.35英寸柔性AMOLED产品——柔性臂环和可折叠显示屏,让“屏幕卷曲成手镯套在手腕,手机像餐巾纸一样折叠放进口袋”这样的科幻大片场景成为可能。

  IHS分析师于宁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经历2014年的低谷之后,全球中小AMOLED面板市场在2015年实现快速反d,年度出货量达到2.8亿片,同比增长54%。其中,手机市场在整体AMOLED出货量中的占比为92%,成为反d的主要动能。受益于三星显示(SDC)的中国品牌推广策略,尤其是OPPO和vivo的加入,2015年AMOLED在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近2.6亿片,同比增长48%。

  “今年OPPO、vivo在渠道的销售端增长势如破竹,AMOLED在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将进一步加强,而三星电子在智能手机市场销售的回暖以及华为下半年在AMOLED智能手机的布局都将对AMOLED的需求形成有利支撑,今年手机用AMOLED显示屏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带动整体中小OLED面板市场冲击3.9亿片新纪录。”于宁宁说。

  群智咨询数据也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搭载AMOLED面板的比重从上年的5%成长到13%;2016年中国市场搭载AM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8800万部,占比继续上升至19%,华为、小米的旗舰高端机型也将导入AMOLED面板。

  2016年一季度,三星显示的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首次在近年实现当季超越京东方,成为全球第一,而且三星显示的智能手机面板全是AMOLED。“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群智咨询的副总经理李亚琴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AMOLED开始在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领域对LCD进行“翻盘”,尽管目前LCD仍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VR、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开启,特别是在iPhone新一代手机采用柔性AMOLED屏的带动下,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并有望在2017年起继续取得更大的出货规模。

  中日韩较劲

  这引发新一轮的OLED投资热潮,韩国、中国、日本企业暗中较劲。

  眼看LCD面板产能就要被中国大陆追上,韩国企业把未来投资的重点转向OLED。中国企业则欲进一步扩大在超大尺寸LCD面板上的优势,并迅速补上OLED尤其是中小OLED的短板,日本企业也在投资上急起直追。

  据奥维云网(AVC)显示产业链事业部高级研究经理崔吉龙介绍,三星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LCD业务亏损额达到6.7亿美元;而其当季小尺寸OLED业务盈利4亿多美元,市场占有率达98%,所以三星决定收缩LCD业务,扩大自己优势的OLED业务。

  从未来三年三星显示、LGD、京东方、华星光电中韩四大厂的投资项目看,崔吉龙推测,韩厂90%以上投资额都在OLED,三星甚至将会出售7代LCD面板工厂来收缩液晶阵线,而投资为550亿人民币扩大OLED产能,来满足苹果1亿片/年的订单;LGD势必会追加在小尺寸上的投资,来抢占苹果及中国大陆手机厂的面板市场。

  中国企业不甘落后。京东方今年2月底公告,拟投资245亿元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柔性AMOLED面板,预计2018年量产。中国另一家中小显示面板主要供应商天马今年5月也公告,将天马武汉的6代LTPS(低温多晶硅)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优化为以LTPS为驱动基板的AM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生产线,也预计2018年投产。华星光电在武汉的T4项目,也在酝酿上马6代OLED面板生产线。

  日本企业也在积极追赶。日本显示器公司(JDI)将投资500亿日元,于2017年春季在茂原工厂建立6代OLED面板生产线,计划到2018年每月可生产500万块OLED手机屏,参与苹果公司OLED手机面板订单的争夺。今年4月,夏普被鸿海收购之后,宣布将斥资2000亿日元投向OLED面板生产线。

  于宁宁认为,目前在AMOLED领域,韩国企业保持领先地位,尤其在中小AMOLED市场,三星以统治性的地位领跑智能手机市场,并将进入iPhone供应链。透过积极的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投资策略,三星有望成为2017年AMOLED iPhone机型的主力供应商。LGD在中小AMOLED的影响力虽然远低于三星,但为Apple Watch一代的独家供应商,LGD同样规划有积极的六代柔性AMOLED投资方案,并将与三星一道成为即将上市的Apple Watch 二代以及AMOLED iPhone的主力供应商。

  “日本企业,尤其是JDI,虽然在LTPS LCD产品技术上占据优势,但由于在中小AMOLED蒸镀制程布局不足,目前正在加紧实验项目,谋求加速六代AMOLED的量产。”于宁宁说,“而台湾企业中,尽管友达光电在AMOLED的量产经验上并不逊色,但其受限于新加坡4.5代线的产能及尺寸而竞争力不足,未来会否有六代AMOLED投资将成为友达能否延续其在AMOLED市场地位的关键;鸿海群创体系的AMOLED进展则与夏普的整合进展息息相关,如若进展顺利,则将加速鸿海进入苹果公司面板供应链的步伐。”

  群智咨询移动智能显示市场资深分析师陈丽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目前,AMOLED面板几乎被三星显示器、LG Display(LGD)两家韩国企业垄断。2016年上半年深圳天马及昆山国显(维信诺)都开始小幅量产AMOLED面板,但由于产能过小,且目前主要处于技术积累阶段,距离韩厂仍然有比较大的距离。

  “2018年将是中国大陆OLED面板产能大幅提升的阶段,到2020年目前所投资的OLED产线均逐步达到成熟量产级别。根据测算,2018年中国大陆中小尺寸OLED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将上升至37%,中国大陆OLED产能供给将慢慢缩小与韩国的差距。”陈丽娟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05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