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什么?电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在大连1890年有电后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电力并没有真正为大连人民造福,却被绑在为日本侵略者掠夺大连乃至东北资源的血腥战车上。
当大连电力回到人民手中的时候,大连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铺设了当时全国最长的海底电缆;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合资”的华能大连发电厂;建设了东北第一座风电场等等。
然而由于大连电网处于辽宁及东北电网的末端,长期受到“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电力供应格局的制约,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旦辽宁电网供电紧张,大连电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电力成为发展瓶颈的局面,自本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大连电力驶进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由输入而变为输出
2016年9月8日,位于瓦房店的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穹顶吊装一次成功,这不仅标志这个东北最大能源项目二期工程进入了设备安装高峰期,而且正是由于核电的异军突起,宣告大连电力完成由输入到输出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总投资800多亿元,共建设6台核电机组,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红沿河核电站6台机组全部投产,年发电能力可达450亿千瓦时,相当于大连年用电量的1.5倍,由此,大连终于实现了电力输入到输出的历史性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意义是,红沿河核电站改变了大连电源结构,使之坐上了清洁能源霸主的地位。
大连风力发电方兴未艾,又有一批风力发电场相继投入运行,其中瓦房店驼山风力发电场自2012年运行后,年发电量达2.4亿千瓦时,据保守估计可供2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瓦房店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迄今接近百万千瓦,在我省名列前茅。2017年庄河市开建东北首个30万千瓦海上风力发电场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另外,大连光伏发电崭露头角,累计12户小型用电企业共1.2万千伏安电源并网运行,并网户数全省第一。
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拥有“聪明”的智能电网,还要经得起供电可靠性的安全考验。滨城之夜,灯火璀璨,如今大连核心市区的电力供应可靠率达到99.999%,即“五个九”的目标。这不仅在东北地区独占鳌头,即使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这标志着一个质的飞跃,即大连电网迈上“智能”+“坚强”的台阶。这得益于大连电网2013年实施的城市核心区配电网建设改造与管理提升工程,其实就是智能坚强电网建设工程。
自新世纪后的十几年,大连电网建设投资规模远远超过前50年的总和,每年均达数十亿元,而最近5年,大连电网建设的主攻目标则是建成供电能力充裕、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满足城镇化发展和多元化负荷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2016年,220千伏港东、220千伏玉华以及春华等5座66千伏变电站相继开工建设,为坚强的城市电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2017年,大连电网完成4座220千伏变电站的综合大检修工作,并对配电线路全面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城乡架空线路绝缘率由42.28%提高到43.94%,高耗能变压器比例下降至3.1%。随着大连市内第二条输电通道的建设,打破“十二五”大连南部电网“C”型环网结构,大连南北交流电网通过直流方式连接,南部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显著提升。值得提出的是,大连城网配网架空线路联络率、电缆网环网率、线路绝缘化率、开关无油化率、配网自动化线路覆盖率、配网状态检修覆盖率等均达到100%,始终保持全省城网配网排头兵的地位。
连续9年在东北各市保持第一
电力从来是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晴雨表。1949年大连市社会用电量3.8亿千瓦时,这在当时中国还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因为大连比全国早几年进入了恢复性建设时期。1978年大连市社会用电量33亿千瓦时,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大连市社会用电量才突破了百亿千瓦时,而在本世纪头10年里实现第2个百亿千瓦时的目标,2016年大连市社会用电量达到307.91亿千瓦时,即比突破第2个百亿千瓦时又缩短了3年时间,大连市社会用电量已经连续9年在东北各市保持第一。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5年来,大连用电持续猛增,正是表明了大连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终端能源消费以电为主,是更好地厘清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这5年来,大连地铁的开通,轻轨线路的延长以及高铁电站容量的扩大,还有大连作为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以纯电动车为主要车型的新能源车(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共4424辆),遍布全市公交线路上,为此供电部门建立了15座换电站和1158个充电桩,这样使电力替代的浪潮更加风起云涌,而电锅炉取暖项目以及船用岸电项目等,也为电力替代推波助澜。
电力也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如今要说大连人民的生活好不好,幸福不幸福,看看用电就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