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OPPO在新召开的闪充发布会上带来了125W充电技术,在不控制温度的情况下,能够用13分钟就完全充满一块4000mAh的电池。并表示会在后续的旗舰机产品上配备该技术。光从数字就能感受到125W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东西,在手机上用上比主流笔记本功率还高的充电技术估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另外在发布会上,OPPO还带来了两款体积小得离谱的50W快充头和110W快充头,相比市面上同功率的充电头小了好几倍。我在看完这场发布会后的想法是:现在的充电头倒是越做越好,但我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用快充套装给手机充电吧,紧急时刻还得靠充电宝才行。
随手查了查,市面上大部分充电宝依旧是18W和10W左右的功率,就只有两三款充电宝支持50W左右的超级快充。这不禁让人费解,为什么没什么厂商做快充充电宝呢?
是技术差异?
首先我们要知道充电宝和充电头最大的区别在于,充电宝需要内置电芯或电池来为手机提供电量。光从成本上来看,同样输出功率的充电宝自然要比充电头贵上不少,目前两款支持50W的充电宝都采用的是成本更高昂的聚合物锂电芯,为固体或者胶状的聚合物电解质,相比普通充电宝采用的18650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如果还要继续增加功率的话,售价估计控不住了。
再者是两者在体积上的差异,目前的大部分充电头(未采用氮化镓材料)的体积都不比传统充电宝小多少,况且充电宝内置的电池还需要很大的空间,想要达到同功率的话,体积方面怕是接近一块“砖头”。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选择充电宝时都会优先选择体积较小易携带的款式,如果充电宝都跟块砖头一样,那我相信大部分人更愿意选择功率小体积小价格还便宜一些的普通充电宝替代。
雷军曾在微博上对快充技术进行过部分科普,在电池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充电功率越高,电池密度下降得就越快。从30W快充提升到50W闪充时就需要牺牲5%的电池容量,超过50W后就需要采用双电芯串联的方式进行供电。而这一方式又会降低电池容量,举个例子目前搭载65W的Super VOOC 2.0的OPPO手机,电池容量都在4000mAh出头,如果想提升电池容量的话,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就难以控制了。
这个原理同样可以放到移动电源上,移动电源本身就是一个大容量的电池,如果因为快充而减少容量,相信大部分消费者是不愿意接受的。按照目前的技术,用户想要兼备容量和充电速度的移动电源,可能就只会得到一块“移动板砖”。
顺带一提,市面上所有的充电宝就算标量是20000mAh,充到手机当中估计也只有14000mAh左右。当充电宝给手机供电时,需要先将自己的电池电压提升到高于手机电池的电压才能进行正常的充电。而在这个增压过程中就会损耗一部分的电量,在电流传输到手机时,由于手机的电池是无法承受高压的,需要再次降压,一来二去,充电宝就会损失不少电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充电宝也只能做到90%左右的转换率,差一点的可能就70/80%了。
其次用过快充充电头的用户应该都清楚,在手机进行快充时充电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如果充电宝也要达到这种功率温度自然也不会低。可两者的差异在于,用户接触充电宝的次数要比充电头多得多,就算充电头温度真的很高,对于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也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响。而一个烫手的充电宝有多让人不喜欢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
快充充电宝的用户群体太小
第一是因为目前大部分人的手机并不支持快充,市面上使用iPhone 6/7系列的大有人在,这几款产品仅支持5W充电,你让他们去购买一款50W的快充充电宝有什么意义?在淘宝上搜索一下充电宝,销量最高的几款充电宝基本上都是支持10W/18W,光从这点就能看出使用支持18W以上快充的手机依旧是少数。反正用充电头和充电宝的充电速度都差不多,那我干嘛还要去买更高功率的快充充电宝呢?
第二,是因为价格问题,市面上大多数10000mAh的充电宝价格都在六七十元左右,稍微贵一点的也不过一百元。而支持50W闪充的几款充电宝的价格都在两三百元左右,最便宜的那款还不支持各家手机的快充协议,也就是说只能当作笔记本的应急电源,实用性并不高。高昂的价格加上极少数的用户,导致这种充电宝的销量自然不会太好,厂商也就很难从中获利,赚不到钱还有什么必要继续研发下一代产品呢?
第三,用户对于充电宝的印象一直不是太好,有很多用户认为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会加快电池的损耗。其实,充电宝为手机充电,理论上只要充电宝质量达标并且适配,那和用原装充电头给手机充电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最容易伤害电池的 *** 作是什么,边充边玩,但用户在使用充电宝时基本上都是处于这么一个场景,因此充电宝伤电池的言论就这么传开了。
百瓦级别的快充充电宝有必要吗?当然有,这是充电技术不断进步的证明,但摆着厂商面前的现实是叫好不叫座。真正会买这类产品的用户数量还是太少。说难听一点,收获的利润可能还不够研发成本,所以比起百瓦快充充电宝,普及手机快充会更加重要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