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接口有哪些特点

Type-C接口有哪些特点,第1张

如果要总结2016年手机行业的关键词,Type-C接口绝对会是其中之一,从苹果在New Macbook上配备Type-C接口开始,各手机厂商纷纷跟进,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开始配备Type-C接口。为减少生活中的繁杂,接口正在向“大一统”方向发展,而Type-C的纤薄性、便携性、拓展性特点,为接口标准统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何为Type-C接口?

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Type-C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制定,在2014年获得苹果、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厂商支持后开始普及。

Type-C有哪些特点?

1、轻薄纤细

Type-C非常轻薄,约8.3x2.5mm的大小放在移动设备上并不突兀,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之上更是节省空间了三分之二的空间。

2、正插反插都可以

再也不担心因为方向不对,插不进去了,以前说“即插即用”,前提是“不要插反了”,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3、支持不同级别的充电或供电

以后连个显示器,可以不接墙上的电源,直接一根Type C线缆过去就可以了,再也不用到哪里,都到墙上寻找电源了;还有就是速度,最高支持Thunderbolt 3.0,一个Type C 接口支持高达40Gbps的数据速率,不仅秒杀现存的所有高速数字接口,即使是尚未普及的USB 3.1最高速率也不过是10Gbps而已。

与USB 3.1是两码事

严格的说,USB 3.1是一项传输标准。经过了USB 1.0,2.0以及3.0的发展,USB 3.1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USB Type-C,准确的说是一种接口标准。USB 3.1的接口标准共有三种,分别是USB Type A,USB Type B(Micro USB)以及最新的USB Type-C。目前,Type A接口主要作为电脑等设备的连接口。Micro USB则主要出现在智能手机等小型设备上,应用十分广泛。至于USB Type-C,由于种种特性,被人们称为最有希望统一各接口的接口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USB 3.1与USB Type-C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要知道有USB Type-C接口,未必就代表着其支持USB 3.1标准。而USB 3.1标准未必就一定是USB Type-C接口。在这一点上,请勿被不良厂商所骗。

受手机厂商追捧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乐视超级手机系列、小米系列、Moto Z/M、LG G5、金立M5 Plus、ZUK Z1、华为P9系列、中兴AXON天机MAX、一加手机2、金立S8、魅族Pro 6S/5均采用Type-C接口。更有传言称苹果8也将会采用Type-C接口。

苹果8是否会采用Type-C接口暂且不提,不过就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手机来看,Type-C已然将成为主流。Type-c接口在11月中国畅销手机TOP 20占比已达25%。采用Type-c接口的5款畅销手机,除乐视2爵迹以外,售价均在2000元以上。

为什么Type-C接口会受到手机厂商的追捧了,我们分析一下便知。由于Type-C接口可以同时支持数据、音频、视频和充电,还可兼容Display Port、HDMI、MHL等多种主流高清视频接口标准。兼容Thunderbolt3的Type-C更是可以提供高达40Gbps速率,使得双4k高清传输成为可能。因此,Type-C无疑成为未来视频接口最佳选择。高清显示器、平板电视、VR/AR设备将告别多接口并存,借助Type-C实现音视频和供电的统一。在手机上,可以去取代3.5寸耳机接口。

此外,Type C接口更是能带来正反插的便利,并且Type-C接口连接器定义的最大通流为5A,并保留10A的通流定义,满足快充要求,这也是终端厂商所看中的。与此同时,集合了充电、数据和音视频接口功能的Type-C非常强大,该生态圈的建立将形成一个接口打遍天下的局面。鉴于此,从产业链自上而下看,USB协会、标准制定、接口芯片、代工厂和消费终端的业界巨头都不遗余力推进USB-C的普及。

Type-C产业链

根据USB IF发布的TYPE-C标准制定贡献者可一睹其产业链阵容,从上游的芯片环节(处理器及芯片组、接口控制芯片),到系统平台(微软、谷歌、苹果),到系统厂(手机、电脑、平板灯),到连接器/线缆厂商(端子、线材等),再到存储、测试环节,均是各自环节的龙头公司在推动。

其中,国内外Type-C供应链的相关上市公司如下:

总体而言,从产业链环节来看,最受益的即是Type-C连接器/线缆厂商。 当前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Type-C手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充,未来还存在非常大的渗透空间。3.5mm接口的取消以及未来数字音频升级的趋势,对轻薄化、无损音乐、降噪、运动传感、防水等诉求催生了这一市场,尤其是智能数字耳机和转接头的潜在市场容量相对传统耳机会增加数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15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