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主导5G产业发展格局 信息通信产业链有望全面升级

中国将主导5G产业发展格局 信息通信产业链有望全面升级,第1张

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去年12月26日在京开幕,会议要求2017年重点抓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等六个方面工作,并提出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大力推进5G技术产品研发、标准制订和产业链成熟。

这意味着我国5G推进工作将进一步提速,将带动产业链全面升级,未来产业前景凸显。

中国企业获全球“话语权”

当前,我国5G网络商用时间表已正式出炉。根据工信部、IMT-2020(5G)推进组的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我国将于2016年9月-2017年9份开展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运营企业则开始启动第三阶段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全面启动5G网络建设,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而5G研发第一阶段测试则已在2016年1月启动,并在9月22日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结果。该阶段主要完成了5G无线和网络关键技术的性能和功能测试,包括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新型多载波、高频段通信等七个无线关键技术。第一阶段试验为5G国际标准研究实践提供有效支撑,也为我国制定5G标准抢占全球5G标准话语权打下坚实的第一步。

当前我国在5G的步伐上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去年11月18日,在美国内华达州举行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无线物理层(RAN1)第87次会议上,以华为为代表所主导的Polar Code,经过多轮鏖战,打败美国企业(以高通为代表)主导的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法国企业主导的Turbo码,被3GPP确定为5G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标准方案,全球开启了5G的中国时代。

可以说,这是中国企业在5G产品、技术成果产业化、专利知识产权防御上取得的一次胜利,也是全球5G标准的一个里程碑。不过,中国5G要从中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标准,仍面临不少重大挑战,在战术与战略上尚需做出巨大努力与提升。一是5G时代必须在关键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如包括在大规模天线阵列、新型多载波、高频段通信,还包括全双工、空间调制等领域技术先行先试领先一步;二是需要在国际“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中找到平衡;三是如何充分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挥协同作用,实现在5G时代技术——标准——产业的整体突破。

信息通信产业链有望全面升级

从用户体验看,5G具有更大的容存、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十倍左右,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从行业应用看,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能对应时速500公里以上的高速移动环境,能满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从社会生态来看,到了5G时代,人不再是连接的主角,除了数十亿人与人的连接,还将出现数百亿甚至数千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未来万物互联的世界蕴藏着巨大机遇。

市场机构预测,由于5G网络能大大提升移动网络的通讯速度,将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领域被广泛应用,整个产业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前景,单就中国其整体市场规模将在5000亿元到1万亿元,全球市场更是巨大。

因此在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链全面升级中,谁能引领5G全球标准,谁就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领先一步。

布局掘金相关5G产业链

5G标准的逐步落地与商用,将全力推动移动通信产业的重大飞跃,未来将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业务体验,推动高流量重度应用的发展,特别是契合物联网应用的海量需求,带动芯片、软件信息等快速发展,并通过与工业、医疗、汽车、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催生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场景、新业态,促使相关产业的井喷。

未来三年,中国5G研发建设总体投入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投资者可布局、掘金相关5G产业链。

一是滤波器细分领域。滤波器是5G标准下最先受益的细分行业之一,根据通信标准升级及5G对物体接入的范围考虑,滤波器市场空间将成倍增长。建议投资者可关注电子元器件领先厂商麦捷科技。

二是物联网细分领域。到2020年,5G网络要容纳2000亿级的设备或机器,单单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这三项就需连接近300亿设备,实现真正“万物互联”。可关注顺络电子和信维通信。

三是电信设备基础制造领域。如中兴通讯已在上海研发中心园区进行了5G试验全网测试,有助于公司在5G时代抢得先机;盛路通信具有5G技术的研发储备,在高频数据传输天线领域有重大突破。建议中兴通讯、盛路通信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17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