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18项前沿技术在不断推进,助力智能电网升级

佛山市18项前沿技术在不断推进,助力智能电网升级,第1张

使用无人机高空作业,3分钟就能完成对一个基杆塔的巡查,甚至可拍到以前望远镜都看不清的“死角”;电缆隧道内,巡检机器人及消防机器人不仅能实现自主巡检、实时监控,还能处置突发事件; 配网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实现故障处理时间从“分钟级”向“秒级”的跨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出现,佛山供电人发扬工匠精神,刻苦研发创新,实现高智能技术在供电领域广泛应用推广,助推佛山智能电网建设升级,并力撑佛山连续7年成为供电可靠性排名全国前十的城市。

作为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无人机团队——“佛电空军”创建人之一,佛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班副班长梁健明见证了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应用中的发展。2009年至2013年,佛山输电线路长度增长25%,而输电运维人员仅增加2人。“2013年,一线人员要用将近2天时间才找到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的故障位置。这些问题都暴露了人工巡视的低效率,坚定了我们研发多旋翼无人机的决心。”梁健明回忆。

佛山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无人机巡查输电网。

从2014年开始,“佛电空军”团队自主开展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云台稳定性、避障、遥控器增程等新技术研究,苦练控制技术,实现长时间超视距飞行,多次赴灾区协助其他地市局抗击台风抢修复电工作,最终引领广东电网乃至整个行业多旋翼无人机应用大潮。近年来,“佛电空军”团队还致力于无人机自主飞行智能精细化巡检的研究,今年9月完成220千伏都宁变电站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巡检,在全国率先实现输电、变电、配电三大专业领域无人机自动驾驶的全覆盖。

不仅是“佛电空军”团队,还有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吴树鸿等众多佛山供电人,都善于发现问题,勤于研发创新,主动研发运用推广高智能电力技术。从2006年进入配电调度岗位开始,热爱思考创新的吴树鸿面对人工发现故障的诊断方式时就在思考,如何解决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流转不畅、让抢修陷入被动的局面。从2011年开始,他花了近4年主导研发配网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这一高智能电力技术率先在国内实现中高压配网故障全面自动诊断,开启广东电网配网智能调度先河,并在广东各地市局推广应用。他还研发出即将在全省推广应用的GIS移动应用平台,可实现庞大复杂的配网线路图实时查询及配网设备的精准定位。

如今,佛山供电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精细化巡检技术、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技术、输电线路高精度激光雷达建模技术等13个项目已达到成熟;红外测温技术、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巡检技术以及山火、火灾检测技术等18项技术处在试点过程中;还有水下巡视机器人、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等18项前沿技术在不断推进中。佛山供电局生产技术部主管范群芳介绍,这些先进技术都是佛山供电局践行“做最好的电网,建设世界一流供电企业”的强大基础,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20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