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的疯狂涌入无疑是件可喜的事情,但目前国内的VR相关企业,总体上并无高精尖的技术创新成果、专利,产品相对低端也并不十分成熟。如何让国内VR产业发展得更好?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探索并找到一条健康发展模式。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VR市场陷入低迷,国内外VR公司倒闭、转型、裁员的声音此起彼伏。下面我们来看行业大佬的观点:
1、51VR创始人李熠认为,去年下半年,整个行业的发展肯定是有些波动的,说短暂的寒冬也不为过。在媒体与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一个全新技术出现后,在不具备成熟度和商业化条件的情况下被放大期望,造成了这样的寒冬景象。
2、Insta360全景相机联合创始人陈金尧认为,资本方面开始趋于冷静,不再抢赛道,收缩VR行业的投资,导致一些公司业务方向并不明确,收入不稳定或过低的营业收入威胁到企业正常运转的公司濒临破产倒闭等。故出现了非常多VR寒冬的声音。
3、脑穿越VR创始人黄庄说,“VR寒冬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我们更喜欢说这是市场回归理性。2016年国内VR设备在线销量达每月100万元,较2015年增长近10倍,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公司拿到钱,开发出新的产品,相对于“过热”来说这是寒冬而已。”
4、HTC的VR副总裁鲍永哲,这种浪潮是一波一波的,去年上半年太high了,现在回到常态是好事。如果实际看产业链,其实没有觉得变冷,大盘子还是在增长的,增长速度也没有在变化。越晚进来、技术越深的人也在不断加入。
5、量子视觉VR摄影机创始人张聪认为,虽然VR并不如期待中的那么繁花似锦,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寒冷低靡。寒冬的一大原因是去年三大PC VR头显出货量不及预期,而且用户体验来讲差很多。但如果从移动VR来说,据他了解,去年深圳盒子类产品出货量可能在3000万台以上,移动VR并不像PC VR那般遇冷。
6、热波科技创始人张庆浩认为,现在很多VR的应用都是被动的用户带上眼镜之后才可以体验,这属于强加行为,是非常“不互联网”的行为。厂家需要找到切入点,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戴上眼镜。
7、华录百纳VR事业部总经理戴悦认为,现在整个VR终端设备的数量是过于稀少的。如果全国只有几百万台电视,电视台如何盈利?电视广告也不会有价值。反过来,VR内容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变现的,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话,会对内容生产团队造成很大压力。大一点的公司还会好一点,创业公司压力更大。
8、指挥家VR联合创始人白志艺则认为,目前VR最大的问题时用户基数还不够大。今年指挥家VR会采用B to B to C的方式,一方面保证团队有收入,另一方面,产出的内容是给C端体验使用的。
9、热波科技创始人张庆浩表示,“我们在2016年就预判到会有这样的发展结果,于是即时转型B端业务,把影响降到最低,现在看来,是很理性的。”
10、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司文敏表示,VR/AR这个产业的门槛其实很高,无论是从技术门槛还是人才门槛,无论是硬件还是内容。To B看上去是谁都可以做,其实不是这样的。(以B端的VR教育为例)这个团队在教育行业起码得扎根10年,还需要有VR技术的积累,对这个团队的要求很高。幻维世界副总裁马黎明则认为,现在的VR跟传统行业的结合还是非常肤浅的,教育的也好、医疗的也好,都只注重一些表现形式,还没有真正的结合到行业本身。(比如)教育方面现在有K12,有未来教室的需求。未来教室如何去打造?如何满足老师、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从业者需要坐下来、沉淀下来,认真地去思考的问题。
可以发现,VR产业链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底层支持、分发渠道和内容支撑。
底层支持方面,提供VR硬件和软件支持的主要有芯片厂商(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屏幕供应商(三星等)、引擎公司(Unreal、Unity等)。国内虽然也有芯片厂商(瑞芯微、全志等)、屏幕供应商(京东方、深天马等),但与国外巨头比,技术上还有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抢占底层技术市场,尽早站在生态链顶端才是王道。
而不可否认,2016年国内VR产业陷入低迷,一些资本撤离中国VR市场。要想重新获取资本的青睐,国内VR厂商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策略,坚持生存当先、发展核心竞争力为本。如果您有观点,欢迎互动,我们会将您的观点呈现给更多读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