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4.1面世 连接可穿戴新世界

蓝牙4.1面世 连接可穿戴新世界,第1张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式设备悄然成为研究热点,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以iWatch、Google Glass为首,Apple、Samsung、Sony、Nike等科技和消费厂商均提前开始将资源布局在智能可穿戴式设备产业,整个消费市场也掀起了一股穿戴式设备热潮及革命。作为消费电子行业潮流风向标的CES 盛会,此次就主要体现了可穿戴技术潮流。ABI Research曾预测2018年将有5.4亿台可穿戴设备出货,可穿戴计算设备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穿戴设备的大肆兴起对无线传输技术也提出新的挑战,对于需要常“开”并且保持最佳电池性能的可穿戴设备来说,Bluetooth Smart将是确保这些设备相互连接的关键促进因素。不久前Bluetooth SIG宣布推出更新版蓝牙核心规格——蓝牙4.1版本。蓝牙4.1版本提供LTE并存支持,可增加大量资料的传输速率,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此更新允许装置同时具备多重角色,协助开发商进行创新开发,更可作为IP连接基础。

蓝牙4.1面世 连接可穿戴新世界,Bluetooth SIG 首席市场官卓文泰先生,第2张

Bluetooth SIG 首席市场官卓文泰先生

  蓝牙4.1主要优势解析

  1、解决可穿戴设备上网不易的问题

  Bluetooth4.1新规格标准加入了专用通道允许设备通过 IPv6 联机使用,并为未来IP连接协议奠定基础,此举大幅解决可穿戴设备上网不易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有蓝牙设备无法上网,那么通过蓝牙4.1连接到可以上网的设备之后,该设备就可以直接利用IPv6连接到网络,实现与WiFi相同的功能。

  2、强化传输效能

  2.1 强化数据传输能力:Bluetooth Smart技术可提供大量数据传输,举例来说,增加此项新功能后,当跑步、骑自行车、游泳过程中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即可让用户返回家后更迅速地传输。

  2.2 可与LTE等最新一代蜂窝技术无缝协作。蓝牙与LTE无线技术可彼此通讯,以确保协同传输,降低近带干扰。两项技术能自动进行互补,提供符合消费者期望的高质量体验。

  3、不止向下兼容,更可轻松升级、享受体验!

  蓝牙4.1不仅可以向下兼容蓝牙4.0,更重要的是对现有的蓝牙4.0设备来说,不需要更换芯片,只需要升级固件就可以升级到蓝牙4.1,此举让用户无需购买新设备,即可用上蓝牙4.1,享受各种新功能!

  4、提供开发者与使用者更多灵活性,改善用户体验!

  4.1 蓝牙4.1技术让单一设备既可作为Bluetooth Smart周边设备,同时亦可作为Bluetooth Smart Ready中枢设备,这就意味着能够让多款设备连接到一个蓝牙设备上。举个例子,一个智能手表既可以作为中心枢纽,接收从健康手环上收集的运动信息的同时,又能作为一个显示设备,显示来自智能手机上的邮件、短信。借助蓝牙4.1技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设备就能成为真正的中心枢纽。此功能为产品及应用程序开发商提供更大灵活性,打造具备多重功能产品的d性,来延续并拓展Bluetooth Smart开发环境。

  4.2 让重新连接时间间隔更具灵活性与可变性,使得建立与维持蓝牙连接更加便利。当设备彼此接近时,就可自动重新连接,改善用户体验;即使用户暂离,但当设备返回原处后,最近曾使用的设备将不需手动 *** 作即可自动重新连接,带给用户更便利的使用体验。

  Bluetooth SIG 首席市场官卓文泰先生表示,蓝牙作为主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将在可穿戴设备热潮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低耗能优势强大,Bluetooth Smart是Bluetooth无线技术的智能、节能版本,它可以让可穿戴设备具有更好的普适性。不单单Bluetooth Smart的能效使其成为那些需要长期使用小电池来运转的设备的完美之选,而且Bluetooth Smart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应用程序可以在消费者已有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运行。Bluetooth Smart让可穿戴设备开发者和OEM厂商能够轻松开发解决方案,以让自己的可穿戴设备支持当今市场已有近百亿的蓝牙产品。

  还有一点就是安全性更高。从蓝牙4.0版本开始就采用了128位AES的加密方式,这是现在安全加密方式最高的版本,因为通过我们的使用案例当中可以看到,很多场合实际是需要很高的安全性。这样的加密措施在我们安全部门、军事部门使用,都可以确保你的信息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31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