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安银行(15.300, -0.06, -0.39%)1999年尝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创新推出“1+N”和“自偿性贸易融资”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区块链自2008年以来也获得广泛应用。得益于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下称“双链”)快速融合,以工商银行(5.800, -0.01, -0.17%)、农业银行(3.620, 0.00, 0.00%)、中国银行(3.620, 0.00, 0.00%)等为代表的银行及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该行业,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在以下四个方面产生优势叠加。
一是“双链合璧”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平台发展迅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资金供给方的融资业务由线下转到了线上,有效解决了困扰金融行业已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实现了对供应链上各方主体经营信息的平台对接和线上共享。而区块链则发挥其不可篡改等特性,帮助资金供给方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信息进行真实性校正,对借款企业的信用评估与授信可以在线上进行评估,使“双链”的运行更加快捷高效。使用“双链”的融资企业在线上即可获取与偿还贷款,手续简单, *** 作方便,融资成本大大降低。这种优势为“双链”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双链”的业务模式多样化。区块链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诞生,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因此,有赖于互联网风口的不断推动,“双链”融资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形成了三大典型的主导模式,分别是:电商企业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主导型。供应链金融在未移至线上之前的融资参与方仅有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由于互联网便捷化的发展,创新了两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模式和物流企业主导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融资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区块链在其中充当“真假辨别官”的作用,掌握有效数据就可以掌握主导地位。总的来看,目前不断推出的“双链”金融产品,形成了服务于本生态圈内企业、各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将使整个生态圈的融资竞争力大大提升。
三是“双链”业务垂直化、细分化特征明显。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其开展的所有金融活动均依赖于供应链基础,而区块链的优点是基于整个区块链系统展开,两个链条系统都是封闭运行的。各个行业的供应链运行方式不同,这一点类似于区块链需要在单个局域系统当中应用,这也是两者的默契之处。供应链金融的各方参与者在资金需求的急缓、盈利模式、发展周期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双链”业务模式的各参与主体可以适应不同的行业特点,设计出更加灵活或与融资需求个性相符的金融服务,引导着“双链”平台向更精准、更垂直细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当前供应链金融在国内较为典型的成功案例有阿里巴巴与五矿发展(7.380, -0.01, -0.14%)联合打造的纯第三方钢材贸易平台——五阿哥、北京诺云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构建的汽车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诺云汇平台,以及其专门为煤炭企业打造的东煤交易平台等。这些专业化平台更易形成闭环式区块链系统,提升其融资垂直度、细分度。
四是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成就“双链”。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各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充分认识到掌握少量信息数据的重要性,并开始以自建平台或与第三方信息平台合作的方式来获取能够真实反映交易数据的信息,而数据真实性正是区块链的核心竞争力。在“双链”体系中将获得的信息经大数据技术处理后,将获得对体系内企业资金需求信息更准确的判断、资信评估和授信后的风险控制。另外,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可以帮助参与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融资服务效率也将大大提高。因此,各参与主体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关键就是大数据,拥有大数据将成为“双链”业务的成功关键。
责任编辑:c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