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始,显示技术的提升导致彩电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中高端彩电市场基本可分成量子点和OLED。量子点技术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发展,去年开始展示出显示技术上的优势,不过在市场地位上还没有牢固,OLED则是成功在电视市场推出并获得了不错的用户接受度。两大面板的竞争日渐白热化,是一家独大还是一山二虎,恐怕还需要市场来甄选。
上个月三星推出了QLED量子点电视,本月创维也随之发布了OLED新品电视,包括65寸的Wallpaper壁纸电视。量子点方面,TCL、海信、三星等选择了这一边,OLED呢,创维、LG等是其中的代表。单单从这个格局分布来看,两方可谓是势均力敌。OLED和QLED轮番上阵,在供应链价格居高不下,限房降低彩电消费的情况下,量子点与OLED谁将获得中高端电视市场?
量子点和OLED分别是什么其实也不用过多的累述了。简单来讲,量子点可以实现主动发光,也就是QLED,主要是在材料中加入了新型纳米晶体半导体,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发光效率,将LCD色域提升了38%,有效解决了高色域但低亮度,实现高亮度则必须增加LED芯片数量进而不得不增加能耗和成本的两难问题。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本质上仍然是采用的液晶技术。
与传统LCD相比,OLED确实具备轻薄、省电、高性能的特性。后来者居上意味着量子点电视,的确在技术的创新和市场接受度上走得更快。现在说QLED比OLED强,是因为画质、成本、能耗、寿命等几个方面优势挺大的。OLED天生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寿命、亮度等存在无法协调的难题,返厂率过高往往会抑制了产品的推广,况且从此次发布的65寸壁纸电视售价高达99999元来看,价格对于很多家庭负担不起,而市场上普遍的价格均在几千元,上万的电视寥寥无几。
从全球市场数据看,去年整整一年,OLED电视在全球的销量为90万台,中国市场的销售也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如美国市场让电视企业和渠道大幅盈利的情况在中国并没有出现。相反的,2016年量子点电视的零售量高于OLED电视7倍有余。截止本月中旬,量子点电视的市场渗透率为4.77%,OLED电视则是1.22%的渗透率。
现在电视为用户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观看体验,还包括娱乐、社交、购物等等,电视软件的广泛应用让电视迎来了第二春,如果你在你家智能电视上安装一个当贝应用市场,就可以看直播、点播,玩游戏,学习教育,完全让传统电视变了样。而显示效果的提升将有助于这些服务的优化,正是这些对用户体验最直观的提升,让量子点电视比OLED更早的抓住了市场先机。
我们知道,OLED电视完全以韩企LG为主导,一个成熟的企业加一个成熟的领域,中国想要突破的难度可想而知,反观QLED,虽然韩企三星也在大力研发,对手固然强大但是起跑线是一样的,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说量子点会是一个不错的起飞点。这也是我们认可量子点技术在电视上应用的一个私心了,要真正领跑全球,那么量子点技术就是我们必须要攻下的堡垒,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对国家的战略价值意义重大。
正如当年关于等离子和液晶的争论一样,成本优势决定存亡,谁能最快速度提高技术、效率,降低成本,谁就能笑到最后。在那场战役中,液晶赢了。关于量子点与OLED之争在整个2016年萦绕不去,在2017年也许是时候盖棺定论了。不可否认现在的量子点电视并没有达到量子点应用的真正水平,至少还有3-5年的研发过程,也许短时间内无法言之凿凿,不过我们还是愿意见证一个新技术的诞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