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百度联合央视网和网易推出的智能春联H5刷爆了朋友圈:它不仅可以对出春联,还能通过识别用户性别、年龄、微笑程度等特性,生成专属春联。让人不禁感叹:“刷脸”竟然也能与春联挂钩。
刷脸受各行各业热宠
近两年,人脸识别一直受到行业热宠,“刷脸”已成为生活的常态,在众多场景中落地,比如每天进出的写字楼、地铁、餐厅、景区、甚至建筑工地等等……
临近农历新年,各地火车站纷纷宣布可进行“刷脸”进站,进站闸机配备了液晶面板和摄像头,乘客站在闸门外,将身份z放入读取识别处,然后将脸部对准人脸识别电子屏,机器在快速确定电子车票、人、身份z相符后,验证通道立即打开,让乘客通过。最快两秒就可进站一人,相比人工验证的模式,进站速度大幅提高。
2019年1月份,浙江温州车管所推出“刷脸”委托,市民委托他人前往车管所办理相关业务时无需再填写委托书,只要掏出手机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仅用数秒即可完成委托。
此外,甚至有工程师为流浪猫搭建了智能猫窝,流浪猫只需要“刷脸”就能进入猫窝,获得温暖的住处和食物。
一大波“刷脸”场景出现,当不少人沉浸在“人脸识别”惊喜中时,也有人发出疑问:“刷脸”到底安全吗?
人脸识别广泛应用 人们在担忧什么?
实际上,人脸识别是AI技术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的一个领域,目前国内人脸识别应用已相当广泛,并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不过,人脸识别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最近很火的“刷脸“支付,由于技术还不太成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顺利付款,在购物高峰期时,仍需选择常规的扫码支付方式。
相比于技术的不成熟,人们更担心人脸识别的安全问题。人脸是被视为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网络后被盗取的概率大大增加,未来人脸数据的泄漏远比指纹被复制、身份z丢失容易,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这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此外,许多商家没有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来做,甚至经常出现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舍弃安全性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在技术实力不强的小公司十分常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让用户把密码写在了自己的脸上。
保障数据安全 政府监管做起来
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之中,新技术的出现总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攻击与防御总是不断较量。但随着面部识别越来越普遍,科技公司的自我监管可能不足以应对它所代表的社会挑战。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发展与安全防护问题,政府应与龙头企业合作推进误识率、识别速率等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明确对人脸识别软硬件应用的安全技术要求,依据不同应用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制定分级别、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标准及行业安全标准,促进人脸识别行业应用规范化。
正如微软(Microsoft)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所说:“虽然自我监管对于如何确保面部识别的使用是“公平和健全的”十分重要,但政府可能需要制定规则来防止有害后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