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真无线蓝牙耳机火爆市场 正在取代传统有线耳机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火爆市场 正在取代传统有线耳机,第1张

1 月 16 日讯,要说当下消费电子市场上最火爆的产品,非 TWS 真无线蓝牙耳机莫属,它正在取代传统有线耳机,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未来出货量甚至有望超过智能手机,达到年出货 15 亿台以上的规模。

2020 年 1 月最新消息:Strategy AnalyTIcs 设备技术(EDT)团队发布的报告显示,TWS 耳机的销量在去年增长了 200%。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苹果拿下 50%以上的份额,AirPods 销量达到 6000 万台。而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小米和三星,则分别占有不到 10%的份额。

这家科技巨头再一次证明其强大的号召力,以一己之力推动 TWS 耳机行业。别看现在这么火,其实一开始大家并不看好这款产品。把时间线拉回到四年前,苹果在 iPhone 7 身上直接取消了 3.5mm 耳机接口,并发布了第一代 AirPods。

当时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款可以提高手机平均售价的附加产品。“长得丑”、“容易丢”、“卖得贵”更是成为主要槽点,有网友就表示:为什么要花费将近 10 倍的价格,去买一个剪了线的耳机;有的则调侃道:不用买,多注意地面,捡就有!

然而看似设计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黑科技:一对耳机加上一个充电设备共有 28 个主要组件以及数百个元器件,其复杂程度远超传统有线耳机,并且还存在与手机软硬件适配的问题。总的来说,在音质和体验上,AirPods 依然领先于行业。苹果拥有自主研发的 W1 和 H1 芯片,可同时在软硬件上进行调试,效果最好。而市面上无线耳机的芯片大多都是第三方的,适配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实用性,为 AirPods 带来了人气和销量,包括像范冰冰、吴亦凡、内马尔、贝克汉姆等知名人物,都被拍到在使用这款耳机。一时间,它成为众多明星和潮人的必备配饰。

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 6000 万台出货量来预估,AirPods 去年营收约为 1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25 亿元),超过了英伟达AMD 等世界顶级科技公司。这款产品的毛利率在 50%以上,净利在 35-40%左右。保守计算其利润约为 300 亿元,远超小米整家公司全年利润。

在手机销量持续下跌的今天,AirPods 正在成为苹果新的支撑点。有研究报告表示:该系列产品的销量今年将继续增长,达到 8500-9000 万台。这些销售额将产生 150 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3.5%。这意味着,一款小小的耳机贡献的营收几乎可与 iPad 媲美。AirPods 自发布以来已经售出了 1 亿多台,考虑到市面上大约有 9 亿部 iPhone,其销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庞大的需求、高额的利润,也让各路玩家看到市场的巨大潜力。除了三星、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索尼、Bose 等传统的声学设备制造商外,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TWS 耳机作为一种便捷实用、可作为 AI 语音交互中枢的便携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还会有什么新惊喜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AirPods 评测:我戴了 24 小时,体验到这 6 大变化

用了 AirPods 三年,也把耳塞和充电盒都丢了个遍,我终于等到了新 AirPods 的到来。

虽然在连丢三次耳机之后让我对 AirPods 这个产品既爱又恨,甚至我还曾特意写过一篇关于它的丢失后记。但作为一名 iPhone、iPad 和 MacBook 用户,我几乎离不开苹果硬件生态圈所带来的方便。

如今,在距离上一代 AirPods 问世的三年后,新 AirPods 来到了我面前,它能给我这个老用户带来了哪些体验上的变化?

熟悉的外观,变化只在细节

新 AirPods 沿用了之前的设计,外观和旧款几乎没有不同。就在我拆开包装取出新耳机后,坐在我旁边的同事就率先给我出了一道价值 5 分的问题把我难了一下:

苹果没有给 AirPods 增加传闻中的亮黑色,也没有磨砂质感的外壳。即便是在新充电盒里加入了无线充电用的线圈,它的外观也几乎没有太大变动,大小也和旧款一样。新款充电盒也能兼容旧款 AirPods,由此可见新旧耳机和充电盒内部也没有变化。

但是,苹果这次是把新旧款的区别,放在了细节上。

新充电盒在整合无线充电功能后,显示充电状态的指示灯从盒子内部移到正面,充电盒背部的配对键也从盒子底部上移到盒背部的中间。

如果你之前在 AirPods 用的是带开孔的硬质保护套,那换新 AirPods 后可能会出现充电指示灯看不到、配对键按不到的尴尬。

另外,苹果将新 AirPods 的充电盒翻盖铰链从镜面抛光换成磨砂质感,方便让你第一时间分出新旧充电盒。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新旧 AirPods 在外观上就基本没有区别了。

充一次电,胜任一趟跨省旅途的续航

在换上新的充电盒后,AirPods 的续航能力也比前款更长一些。

新充电盒提升了耳机的充电效率,苹果官方表示新款 AirPods 放回充电盒充电,充电 15 分钟可以获取最长 3 小时的聆听时间和 2 小时的通话时间,比原本只能够实现约 1 小时通话的旧款 AirPods 长了 1 小时。

从短时间的简单体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新耳机充电效率上的提升,现在新款 AirPods 放回盒内的充电速度要比前款更快,长时间使用的续航能力也会比旧款要长。但若是不跟前款对比的话,这种续航上的差异其实不会被你察觉出来的。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新款 AirPods 在续航上的提升,我们进行了一次持续通话测试

14:24 ,此时 L / R 两只耳塞的电池电量均为 100%;3 小时 6 分钟持续通话后的 17:30,耳塞电量耗尽。

结果正如官方所述,新 AirPods 一次充电能支持 3 小时的持续通话时间,甚至更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 AirPods 第二代支持无线充电,但并不是所有支持 Qi 协议的无线充电板都能为新 AirPods 充电。

经过爱范儿测试,同样是支持 Qi 协议的两款无线充电器,都能为 iPhone XS Max 充电,但其中一款充电板,新 AirPods 放上去后并没有任何反应,而另一款无线充电器,则可以正常为 AirPods 进行充电。

另外,新款 AirPods 进行无线充电时会有较明显的发热现象。但在使用有线充电时,充电盒并不会出现太明显的温度变化。

更快的连接速度是它和前辈拉开距离的地方

和熟悉的外观相比,新 AirPods 在性能上会有更大的差别,加入了 H1 芯片之后的新 AirPods 在配对设备时,连接速度有着肉眼可见的提升。

需要一提的是,在初次配对新 AirPods 的时候,系统会要求用户更新到 iOS 12.2,以获取全部设置功能。

和旧款 AirPods 比起来,新款在开盖、靠近 iOS 设备进行配对和设备切换时,新款的反应会比旧款快一倍,这差距很容易就能够感受得到。

至于稳定性方面,我们同样用《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来做个测试。

苹果官方在新款 AirPods 发布时表示,新款在游戏时能够将延迟再降低 30%。只是我们在体验后发现,新旧款 AirPods 在连接稳定性的差异并不是太明显。

搭载 W1 芯片的旧 AirPods 在吃鸡时,不管是延迟还是断链的问题都很少出现。虽然偶尔会出现「抽一下」的卡顿,但这个其实也是小概率事件,不会经常出现。

从这样的表现看来,旧款 AirPods 在玩游戏时已经表现得很稳定,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新款 AirPods 也是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提升,所以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够体验到新款升级带来的变化。

收音效果方面,新款 AirPods 会比旧款好一些。当你在游戏中用语音时,新款 AirPods 能过滤部分噪音,让收音更清晰,用户也不必太刻意提升说话的音量。

整体而言,在收音这方面,新 AirPods 也会比旧款更优秀。

「嘿 Siri」让耳机成了真正的穿戴设备

在全新的 H1 芯片和收音更好的这一基础上,苹果也为新 AirPods 加入了「嘿 Siri」功能。

如果像是设置闹钟、提醒、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等 *** 作,现在直接对 AirPods 喊出「嘿 Siri」就能完成,确实方便不少。

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在用 AirPods 唤醒 Siri 时,Siri 的反应跟直接在手机上唤醒的反应不同。

通常来说,在手机上唤醒 Siri 后,就直接说出 *** 作指令,Siri 在唤醒和指令之间不会作出回应;但在 AirPods 用「嘿 Siri」来唤醒 Siri,Siri 会先回复一句「嗯?在呢」再接收指令。

这种细微的拟人变化,用主编何宗丞的话来形容:

这种感觉就像钢铁侠 Tony Stark 呼叫 Jarvis 一样。

实际上,苹果在 AirPods 加入「嘿 Siri」,除了能让你更常用这个功能外,他们还希望你能更方便地用上它。

虽然平常我们也能对手机喊出 Siri,但这个体验仍局限于手机在你的手上或者是身边。而现在在 AirPods 的体积优势下,我们现在呼出 Siri 不需要再专门掏出 iPhone,即便是在地铁把着扶手、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一句「嘿 Siri」就能帮你查到手机电量、添加备忘、回复短信、定位导航。

嘿 Siri,帮我打给梁梦麟让他来帮忙。

这也让 AirPods 成为了真正的「无线可穿戴设备」,就像回家对着 HomePod 喊「来一首周杰伦的歌」那么方便。

听,这个音质有点不同

虽然苹果没有强调新款 AirPods 在声音上的变化,H1 芯片也只是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和效率,不会影响声音的传输质量。科技博主 MKBHD 向苹果求证过,苹果官方确认了两代 AirPods 音质完全相同。

但我们在实际试听后发现,新旧 AirPods 在声音表现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听感差异。

新 AirPods 耳机的声音也会比旧款要厚一点,鼓点的d性比旧款好,也更加饱满一些。声音细节方面,新款 AirPods 也会比旧款处理得更好,毛刺感也没旧款那么突出。还有,新款的人声会比旧款的再靠后一点,简单来说就是播放音乐时,歌手站的位置会比之前后了一些,旧款人声前置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

这些是我们从新旧款 AirPods 中听到的差异。虽然苹果强调两款 AirPods 在音质上没有差异,但刚发售的新款和一直使用的旧款相比,旧款还会存在着使用损耗、单元老化的情况。所以,新旧款对比试听发现差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改变虽然不大,但它依然没有对手

新 AirPods 升级的地方并不算太多,如果用 iPhone 的命名规格,我觉得它是上一款 AirPods 的「S」升级产品。

相同的配色、相同的材质、几乎一样的设计…… 这些地方都如此熟悉,它就像是过去的 iPhone 6 和 iPhone 6S,虽然有新核心和新功能,但外观几乎没有变化。

设计上的延用让大家一时不知道耳机的更新意义在哪。当然,这其实也不让人感到意外,过去苹果一直都不会在耳机这部分做太多变动,从最初伴随 iPod 问世的「小白耳机」Earbuds 到今天的 AirPods,在过去近 20 年时间里,苹果自家的耳机种类也就只有 5 种而已。

所以今年 AirPods 的升级,它还是往「实用性」这个方向走。

新加入的 H1 芯片赋予了 AirPods 更好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对用户而言,这款由苹果为新耳机量身打造的核芯,在你每次配对、戴上耳机时,它都会比上一代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优秀的稳定性。

iCloud 所提供的支持并不只是单纯的文件存储(虽然我们经常都是用它来存文件),实际上,它还兼顾着信息存储,比如同步各个账户密码和 AirPods 切换时所需的设备信息,这也是 AirPods 比其他蓝牙耳机更具优势的地方。

因此,在这些硬件(H1)和软件(iCloud)的配合下,AirPods 能够在 iPhone、iPad、MacBook 甚至 Apple Watch 之间的无缝切换。用户只需简单两步就能完成连接,无需重新配对。

这方面,上一代耳机的 W1 芯片已经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而在 H1 芯片的加持下,这种苹果设备之间的便捷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个能将这种交互体验从 80 分提升到 90 分的耳塞,仍然保持在 40 克而已。

总之,升级芯片的目的其实是想让你接电话更快、吃鸡能及时听到哪里来的q声、翻开电脑那一刻就能跟耳机做好配对、跑步的时候可以喊出 Siri 打开运动 FM…… 这种感觉其实就像用 Apple Watch 解锁 Mac、用 AirDrop 传输文件、用 iCloud 同步内容那么简单而高效。

此外,今年无线充电的加入可以看作是苹果对「真无线」这个目标的最终愿景,H1 芯片解决耳塞的连接问题,而耳机盒的无线充电,也恰巧印证了 Jony Ive 三年前在初代 AirPods 广告片中的那句话:

我们相信,未来将是一个无线的世界,而这个信念,促使我们设计出这款无线的 AirPods。

可见的是,除了 Apple Watch、iPhone 和 AirPods,更多的苹果设备会继续往「无线」这个方向走,比如无线充电,无线传输…… 最终其实也是想让你的体验更优雅一些。

今年 Apple Store 提供了 3 种价位和规格的 AirPods 可供选择,除了 1599 元的「新耳塞 + 新耳机盒」外,也提供了 1279 元的「新耳塞+旧耳机盒」和 679 元的「单个新耳机盒」可选,它们都能和 1 代通用。

当然,将 1 代耳塞和 2 代耳塞放进同一个充电盒这种特殊情况除外,因为他们是不能共用的。

如果你的 AirPods 只是耳塞电池老化,那么也不必花 1599 元去升级,679 元的新耳机盒更是我这种常丢盒患者的福音。

总的来说,经过近一周的体验,我总结出新 AirPods 对比旧款的 3 个变化:高效(更快的响应速度)、持久(3 小时持续通话)、优雅(无线充电),尽管这三个变化我们单凭图片不能看出个差异,但却正是新 AirPods 和旧款拉开差距的地方。

AirPods 能流行起来的原因并不单只是因为它是一个潮品,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是目前和苹果设备使用体验最好的无线耳机,那种轻量、高效、在设备间无缝切换的方便,或许就是它至今仍没遇到对手的原因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475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