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指导,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权威发布《2017-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三“华”,也就是华为、新华三、华云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该研究报告是从各服务商私有云解决方案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成功案数量、对业务的理解能力、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加权分析,最后得出供应商的品牌排名。
仔细审视该魔力象限排行,阿里云、青云赫然在列,它们不是公有云厂商吗?为什么会跻身私有云排行榜呢?
如此一来,AWS、Azure、百度云是不是也应该入围呢?
“三大战团”混战
在私有云的旗帜下,20多家品牌厂商,按照品牌基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阵营:一是专业的云服务提供商,如阿里云、腾讯云、青云、华云、UMcloud、品高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专业云服务是其主要的品牌基因和特征;
产品解决方案服务是第二个阵营,代表厂商包括华为、新华三、浪潮、VMware、中兴、烽火、易思捷、云宏等,他们提供私有云解决方案,为企业私有云建设提供完整基础设施服务,这些厂商要么在硬件产品领域居于领导地位,要么在软件系统方案方面保持领先,产品、技术和方案融入了其血液、核心。
第三阵营厂商以各种Stack为标签,其中尤其以OpenStack的势力最为强大,如Easy Stack、海云捷讯、Zstack、云途腾等,以开源软件为核心为企业构建私有云,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是他们主要的商业业务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划分界限不是绝对的,以三华:华为、新华三、华云为例,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在OpenStack方面的技术积累并不输于专业开源厂商,无论在代码贡献,还是Commit数量上同样有很深刻的造诣。
对于VMware,被很多人视为闭源软件的代表,站在开源软件的对立面,但实际上,二者并不是想象中的水火不容,VMware同样支持OpenStack、容器和K8S等。同样的华为、浪潮也提供公有云/全栈云和行业云的服务,华云也提供公有云的服务。
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
以公有云为例,如阿里云、青云,他们也针对传统行业/企业提供了软件/硬件一体化的云交付方式。理论上说,这意味着传统行业/企业完全可以购买并复制一个阿里云、青云为己所用。
掌握了系统经营权是不是就意味着公有云变身私有云呢?相反,华云也交付了私有云托管的服务,这是否意味行业/企业失去了对系统和数据的掌控呢?
如此看来,私有云建设的关键不在经营权归属,而在于如何将传统企业业务进行云化。
这也是华云最为专注和擅长的领域,也是华云能够与华为、新华三并驾齐驱的主要原因。(参见:大象不会自己走到屋里,IPO之前,看华云数据”打样”云计算!)
私有云“抓手”在哪儿?
在传统企业云化的问题上,历来有正向混合云和反向混合云之争。就像以往足球有欧洲力量型和南美技巧性之分,中国足球有南派和北派之分。
如今,全球化让足球已经走向融合,原有分类和特征已不明显。但云计算类似的纷争还在继续。所谓反向混合云是从公有云到私有云,到混合云;正向混合云则是从私有云到公有云,到混合云。
“公有云不懂企业,企业不懂公有云”,“把阿里云交给企业,企业运营得了吗?”……,这些声音和争论都是对于企业云计算应用现状最好的写照。
所谓不忘初心,很多时候,问题还要回到起点。
传统企业为什么要拥抱云化?
云计算的特点是资源d性,部署灵活性和可管理性,表面上看,都是和时间、成本有关,这是吸引用户云化的因素,但不是全部。
在华云创始人、总裁许广彬看来:企业云化另外有玄机。
“企业云化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可靠性、稳定性。”许广彬说。(参见:郭尊华、许广彬“赌”赢了吗?)(参见:郭尊华、许广彬:拉斯维加斯都来了,不妨合作“赌”一把)
企业业务上云并不是一个“云迁移”可以概括,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脏活”、“累活”,这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此,华云非常强调生态环境的打造,重视行业ISV、SI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强调互联网式推倒重建。
对于中国私有云市场而言,众多品牌要想跻身领导者象限,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招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