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显峥嵘,ADI迎模拟新机遇

生物识别技术显峥嵘,ADI迎模拟新机遇,第1张

  凭借极高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的辨识能力,生物识别技术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型技术之一,用户不再需要记住冗长复杂的密码,也不需要随身携带多余的钥匙卡,只需通过识别每个人所特有的生物特征(指纹、掌形、面部、静脉、虹膜、声音等)便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身份认定。由于生物特征所具有的唯一性和稳定性,这些信息都不易伪造和冒充,因此生物识别技术成为众多领域中不可否认最可靠、最准确的安全保障措施。此外,借助于现在高性能模拟技术的实现,实则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助推作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达到98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250亿美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生物识别技术赢得了众多模拟IC厂商的高度重视。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ADI公司近年来都在不断深耕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潜能,并致力为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模拟产品和解决方案。ADI公司技术市场经理张铁虎先生这样表示道。

  

  ADI技术市场经理  张铁虎

  目前,在生物识别的实际应用中,基于脸部、指纹和虹膜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业界公认最具可靠性的识别技术。张铁虎对此逐一展开评论,人脸识别作为一种基于生理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以密码、IC卡为媒介的传统身份认证技术相比,具有不易伪造、不易窃取、不会遗忘的特点;而人脸识别与指纹、虹膜、掌纹识别等生理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侵犯性、采集方便等特点。因而人脸识别是一种非常自然、友好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而指纹识别技术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人指纹中的特征点不同来区分不同人的身份。指纹识别技术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值,并形成特征值模板;指纹特征值比对。相比面部和指纹而言,虹膜是一个较新的生物特征。1983年,Flom与Safir申请了虹膜识别专利保护,使得虹膜识别方面的研究很少。1993 年,Daugman发表了关于虹膜自动识别算法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世界上首个商业虹膜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随着Flom和Safir专利在2005年的失效和CASIA及ICE2005中虹膜数据集的提供,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越来越蓬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54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