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将是亿万级的市场

汽车智能将是亿万级的市场,第1张

  场景应用已经成了互联网创业的重点,传统硬件的智能化同样是非常重要领域。而汽车刚好处于这两个领域的交叉口,成为移动互联网要抢占的下一个空间。由于汽车拥有比一般硬件大得多的空间,具备更多改造的可能性,这赋予了汽车智能化无尽的想象空间。

  科技巨头布局汽车智能

  在近些年,各个科技巨头针对汽车智能化改造纷纷布局:特斯拉的车载中控触屏系统、苹果的Carplay、Google 成立的OAA、奔驰宝马捷豹等也有所布局。在这其中,HUD成为诸多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HUD即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早期是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飞行员在飞行时无需低头就能够看到其所需资讯,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的把控。从80年代初期开始,HUD开始应用在概念级的轿车上, HUD系统可以大大缓解人眼的疲劳状况,有利于安全行车。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让驾驶者注意力都集中在路面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但是由于产品的定位和功能比较模糊,早期只是大牌汽车厂商的噱头之一,一直不愠不火,没有进入实质性应用。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介入,网络的发达,发展到现在,HUD技术进入了爆发的阶段。

  目前最典型的创业公司就是美国的Navdy和俄罗斯的Hudway。Navdy 是通过OBD(车载诊断系统,这个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与汽车相连,用蓝牙与手机连接,把类似速度、导航等行驶信息与手机上的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直接的手势、语音 *** 控汽车相关的运行。而Hudway是把iPhone或iPad变成一个HUD显示仪:用户把手机放置在中控台前端,显示仪将手机屏幕上的路线图、车速、里程等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

  车联网是下一个亿万级的风口

  物联网和车联网的概念,在国内虽然被炒了大概有十多年,但依然不愠不火,一直没有爆发。从多年实践来看,单靠汽车厂商或者政府很难普及车联网,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加快产业增速。除了极少数巨头,传统的汽车厂商并不具备前卫和敏锐的科技基因,开发的相关的信息系统通常无法在体验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汽车服务方面,汽车厂商实能够提供的资源也相当有限,如HUD之类的服务由类似CAR+这样的第三方专业公司去做效率更高。车联网作为一个跨界混搭合作的领域,只有更多的创业公司参与进来,整个车联网才能真正落地并实现普及。

  车联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是物联网的一部分,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但是万物连接的基础在互联,联网是前提和基础。技术方面至少需要硬件、 *** 作系统、通信运营商以及服务提供商的全面支持。网络和蓝牙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促进了车联网朝着产业爆发的方向发展。但是事实上,现在的车联网仍在布局的早期阶段。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周边开发商,下游数据商都是如此。包括BAT在内的各家公司都希望介入到这个领域。

  除了谷歌,整车制造商、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在内的巨头,已经纷纷布局这一潜力巨大的车联网市场。随着资本进入,车联网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车联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四千万,到2020年,可控车辆的规模将超过一亿。未来5年车联网产业的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一些新兴经济和模式,也对汽车市场发生着一些改变,比如滴滴和UBER的兴起,让汽车成为易耗品,整个后车维修保养市场将围绕提高效率消费升级来发展,2016年的市场规模有望扩大3倍。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汽车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需求。

  汽车正在进化为新的手机和电脑,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巨型移动设备。除iOSAndroid系统外,芯片厂商、车内无线充电技术、娱乐系统、地图系统、语音系统、运营商甚至汽车与可穿戴结合,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和互联网结合的关键点。这一市场将达15000亿元。

  新能源的应用与汽车智能化一脉相承,成为推动汽车升级进化的两股力量,2014年,中国电子展顺应时势联手智驾时代科技传媒有限公司,集合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最前沿的科技,汇集全球智能汽车行业最尖端的人才,在汽车智能革命即将到来之际,推动IT业与汽车业的进一步融合,打造中国第一个专注智能汽车的专业展会。

  本次展会将以“跨界生长 汽车进化 体验科技 时尚派对”为主题,集中展示智能汽车领域新车型和新产品。展会将引入时尚元素,更注重观众的观展体验,强化互动,在中国第一城市上海打造更多体验,更多接触,更精彩的汽车科技嘉年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553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