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速递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现有移动通信标准2G,3G和4G的进一步发展。5G的增强宽带、海量连接、低延时、高可靠等特性将开启工业领域“万物互联”时代。这也是进一步实现智能工厂的必要先决条件。
在2019年,博世苏州汽车电子事业部就开始推动5G在生产领域应用的调研。聚焦 在“行业+技术+应用”的融合创新,将5G技术融合到智能制造的场景中,助力“智慧工厂”建设,最终实现“数据驱动工厂”的愿景。即:通过获取、分析、和应用企业内外部数据进行决策的过程。在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全流程透明化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更好地实现流程优化、问题解决和预测分析。全面的信息互通和共享保证人员始终在合适的时间确切的地点进行正确的 *** 作。
共建5G智慧工厂签约仪式
博世苏州与中国电信苏州于2020年4月达成合作协议开展5G“互联网+”的战略合作,推动5G技术在博世智慧工厂的应用,最终实现“数据驱动工厂”的愿景。
博世苏州与中国电信苏州举办共建5G智慧工厂签约仪式。博世苏州执行总裁Georges Andary致欢迎词
作为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领域(BBM)首批步入5G时代的制造企业,我们将成为率先在博世全球将5G融入实际量产的试点。目前计划第一期功能,将在11月份投入生产使用。到2020年底完成5G和博世内网的融合,同步验证更多的5G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案例。未来,我们将聚焦 “行业+技术+应用”的融合创新,将中国电信的5G技术融合到智能制造的场景中,助力“智慧工厂”建设,最终实现“数据驱动工厂”的愿景。
”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石磊致辞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副主任卢渊致辞
博世苏州将配合苏州工业园区“互联网+”协同制造的战略,推动5G在制造行业的示范应用,把我们提炼的宝贵经验和验证成熟的方案落地并实行全行业分享,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5G智慧工厂签约仪式现场
智慧工厂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数据驱动工厂战略
博世汽车电子工厂对智能制造的实践起步于2013年。多年来工厂内的智能制造升级并非一蹴而就、大刀阔斧的革命,而是渐行渐进式的演变。最先以践行者身份,进行多地多点的试点项目,通过实践快速确定最具推广性的方式;工厂采取从点(试点)到线(一条生产线),由线到面(整个车间和其他工厂)的改进方法,逐步的将数字化试点成功的项目推广到整个工厂和其他兄弟工厂。其次是实现工厂内部的垂直互联,并实现初步的价值链的互联;在2019年,博世汽车电子工厂已全面实现无纸化 *** 作,前道制程自动化水平已达到100%,为进一步开展“数据驱动工厂”项目打下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
人员通过智能眼镜与后台专家协作
依附于先前打造的坚实的数字化基础,2019-2021年间将投入超过4亿元人民币,引进智能生产设备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软件系统等,开展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在工厂各层级各领域的驱动,互联从供应商端到客户端的信息,在数据平台集成并储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从而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全流程透明化。此外,基于已经试点成功的经验,工厂将继续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更好地实现流程优化、问题解决和预测分析和辅助决策。
机器自动搜寻最近的符合资质的人员处理问题
除了在生产各业务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在提升生产现场工作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的基础上,我们更重视数据完善与准确和实时数据的利用。还期望秉承的数据驱动工厂理念,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价值流内闭环的智能管控,推动工厂从数字化,互联化向智能化的迈进。
工厂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坚实的IT基建和数据基础,传统基于有线和WIFI的网络架构在连接数、数据传输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限制。5G的增强宽带、海量连接、低延时、高可靠等特性不只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下载速度,也改变了设备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连接模式,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和网格化,开启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契机。
随着各类IoT技术的使用在生产设备上需要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5G的海量连接能力可以解除这一类限制。工厂内也将不再需要错综复杂的线缆进行数据传输。各系统及设备间可实现设备对设备(M2M,machine to machine)的无线传输、无线控制。5G的独特优势将助力柔性化生产的大规模普及,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边缘计算,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方案均可得到可靠的支持。
我们相信5G将极大地推动我们智能制造的实施。5G支撑的工业应用也将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下一个引爆点。
目前计划到2020年底完成5G和博世内网的融合,并验证和寻找更多的5G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向智能制造模式下“数据驱动工厂”的愿景全面推进。博世苏州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将智能制造发展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博世苏州也分别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合作,在网络技术、应用合作、汽车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共同探索,协同推动长三角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p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