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CC的抉择 该何去何从

美国FCC的抉择 该何去何从,第1张

媒体报道,北美大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定 H 和 Z 对北美大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禁止北美大国企业动用 83 亿美元的政府资金,采购这两家公司的产品。

对于该事件,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用上了“封杀”、“绝杀”之类的措辞,仿佛事情很严重。其实,FCC 的声明只是对既有现实的确认,对 Z 公司和 H 公司的影响非常有限。

FCC“封杀令”对 H 和 Z 影响很小

其实,华夏通信设备商在北美大国一直处于被排斥状态,2019 年,FCC 就以 5:0 的投票结果,将 H 和 Z 列为国家安全威胁,并要求北美大国农村地区的通信运营商拆除和更换这两家华夏公司的设备。ATT、威瑞森等几大运营商大多采用欧洲盟友和本土小设备商的产品。

究其原因,这一方面与北美大国保护本土或盟友的企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北美大国对华夏设备商不信任,为保障信息安全而选择盟友的设备商有关。

北美大国市场是 Z 公司和 H 公司一直想进入,在本地化方面,H 和 Z 都做了很多努力,但始终难以站稳脚跟的市场。在朗讯衰弱并与阿尔卡特、诺基亚几轮合并后,北美大国的欧洲盟友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在 4G 设备大量采用欧洲供应商的情况下,旧站点升级 5G 设备采用欧洲设备商的概率很高(由于接口原因,现在建 5G 网络如果采购和 4G 基站不同的设备商,必须 4G 和 5G 设备一起换,成本过高,因而往往会 4G 买哪家的基站,5G 接着买这家)。因此,只有那些新建的站点 H 和 Z 公司可以去试试能不能分一块肉,这个市场本身就要小很多,而且新站址北美大国审批流程要足足 28 个月,迁延日久,何况还有三星在一边虎视眈眈。

可以说,H 和 Z 一直被北美大国排斥,其基站设备在北美市场份额非常低,FCC 认定 H 和 Z 对北美大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禁止北美大国企业动用 83 亿美元的政府资金,采购华夏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只是在明确现状,因为 H 和 Z 在北美大国市场从来没得到过,自然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FCC 禁止令的动机是保护北美大国信息安全

通信是异常关键的基础设施,不可假手于人,特别是对于华夏和北美大国这样的强国而言,通信基础设施必须是牢牢掌握在手里的东西。在如今华夏正处于国力上升阶段,而北美处于国力下滑阶段,且北美政客深陷修昔底德陷阱的情况下,必然不可能把关键的通信基础设施假手于最大潜在竞争对手。特别是北美大国通过互联网(棱镜门)监控全球的情况下,必然以己度人,认为其他国家也这么干,必然会选择自己盟友的设备。诚然,H 和 Z 的基站里充斥着北美科技公司的芯片,但整机厂如果想要动手脚的话,还是有门路的。

FCC 基于保护北美大国的国家利益,要求运营商禁止采购蓝星国力 NO.2 国家的设备实属正常。如果 FCC 无动于衷,将北美大国的通信网络交给华夏企业来做,这种行为才是素食餐位和卖国。当下,华夏允许外资参与本国水务等诸多要害领域,这种政策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在这方面,华夏必须向北美大国看起,该开放的开放,不该开放的坚决不能开放。

话说回来,在棱镜事件后,华夏曾经禁止政府采购北美科技公司产品。在通信方面,华夏的做法和北美大国也是类似。在“七国八制”时代,吴部长就顶住了压力,在电信行业没有搞 IT 那一套完全开放的策略,而是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发展本土企业。在 H 发展初期,还获得过电信的融资,国有银行和运营商更是肝胆相照。即便到 H 和 Z 已经成为参天大树的今天。在招标采购中,保护本国企业的痕迹也是显而易见。

以今年中移动 5G 招标的情况来说,总站数超 23 万,总金额达 371 亿。其中 H 获得了中移动此标的的 57.2%份额,Z 斩获 28.7%,两家总计获得近 86%的份额。排名第三的爱立信则获得 11.5%份额,华夏信科则有 2.6%的份额,诺基亚直接出局。从具体的报价来看,H 都要比 Z 高一些,但两者相比爱立信的报价,明显要高一个级别。网传上海诺基亚贝尔甚至还发布公开信,抒发愤懑与不满。在引发舆论波澜之后,诺基亚贝尔马博策发一份公开信称:“3 月 31 日上海诺基亚贝尔致中国联通”的一封信不代表我司立场和态度。

从实践上看,华夏和北美大国的做法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护本国企业,保护本国信息安全。本次 FCC 的指令也是禁止北美大国企业动用 83 亿美元的政府资金采购 H 和 Z 的设备,大家彼此彼此,无非是北美边说边做,华夏只做不说。我们一方面在指责北美大国搞双重标准的同时,自己千万也别掉进双重标准的粪坑里。

北美 5G 市场无足轻重

当下,一些企业和媒体神话 5G,对 5G 无限吹捧,但实际上,现阶段的 5G 技术是不成熟的。

在行业内,5G 基站的短板被调侃为“覆盖、成本、功耗三个 3”,也就是 3 倍成本,3 倍功耗、1/3 覆盖。

以覆盖来说,当下 5G(中频)基站的覆盖只有 200 至 300 米,由于覆盖太差,一些通信厂商呼吁清理 2G、3G 频谱,用低频部署 5G 以提升覆盖。

就成本来说,当下的 5G 基站是 4G 基站的 3 倍。

就功耗来说,5G 基站是 4G 基站功耗的 3 倍左右。移动董事长杨杰就在 GTI 国际产业峰会表示,“当前 5G 基站价格是 4G 基站投资的 2 倍,功耗约为 2.5-3 倍”。

电信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指出,5G 基站典型功耗在 3500 瓦左右。同样覆盖目标情况下,5G 基站数量将达到 4G 的 3-4 倍,这样 5G 移动网络的整体能耗将是 4G 的 9 倍以上。

正是因为 5G 覆盖一般,价格太贵,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移动也宣布,“5G+4G,5G 和 4G 将长期并存,中移动将推动 5G 和 4G 协同,满足用户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需求”。

就华夏而言,华夏运营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公司,很多决策并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比如“村村通”、“提速降费”,因而在行政指令下,即便采用“5G+4G”,市场规模依然是非常可观的,投资可能会达到万亿规模。

而对北美大国而言,由于北美大国 5G 建设的主体是运营商,北美大国运营商是非常商业化的,因而会仔细衡量投资和收益,在 5G 技术没有发生重大革新之前,不会投入过多资源建设 5G 网络。

这一点,从 4G 基站数量对比就能看出来,华夏移动一家的 4G 基站数量已经占到全球 4G 基站的 40%左右,在 4G 基站数量上,华夏 VS 外国已经显得有些欺负人了,拿中移动一家就足以在 4G 基站数量上 VS 外国了。

由于现阶段的 5G 存在功耗、覆盖、应用、成本四大问题,北美大国运营商建设 5G 的动力会更低,因而 5G 基站华夏 VS 外国的比例会比 4G 更加悬殊。

因此,华夏才是全球最大电信市场,市场潜力远胜北美大国。可以说,FCC 这次的指令真心没多少杀伤力,就是纸老虎,如果是彻底禁绝出售芯片和使用北美技术等指令,那才是真老虎。

在国内运营商把 85+%的市场都给 H 和 Z 的情况下,H 和 Z 只要服务好三大运营商,就足以丰衣足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64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