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是服务人类的还是窃听私隐的

智能音箱是服务人类的还是窃听私隐的,第1张

智能音箱,作为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比如最基础的点播歌曲、上网购物。同时,它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惊醒一个联动控制,比如什么打开空调、打开电视、设置冰箱温度等等。现在的智能音响可以说是作为智能家居中枢的角色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但你是否知道,智能音响不仅仅只在听你的命令,其实它还在窃听你的私隐。

2018年5月,Danielle的丈夫接到一位下属的电话:“马上拔掉你的Echo设备插头,你被黑客攻击了!” Danielle居住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家中拥有四台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设备。当天早些时候,她丈夫的这位下属接到一份录音文档,随手打开后却惊奇的发现,该录音的内容居然是自己上司的家庭私密谈话,随后立即打电话通知了他的上司。而Danielle听到提醒之后,立即拔掉了家中所有Echo设备电源,并迅速拨打亚马逊客服电话寻求解释。

对于此事故,亚马逊当时给出的回复是Echo设备“误 *** 作”导致的。也就是说,Echo设备在运行时,将一段对话的内容误解为指令,以为用户是希望将此前的语音内容发送给通讯录中的某个人,这才导致了智能音箱“隐私泄露”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智能音箱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伴随5G的到来,各大互联网企业逐渐显露出对家庭智能连接分发的野心,使得智能音箱犹如“当红炸子鸡”一样的火爆。可在这火爆的背后,其隐私安全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智能音箱安全隐患包括任意采集声纹信息、对个人隐私缺乏防护、内容播放无监管,甚至有可能成为监听设备等等。

前不久在2019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爱加密等联合发布了《智能音箱安全测评研究报告》。 该测评报告显示,硬件安全测评包括5类13项指标,其中有5款智能音箱存在HTTPS降级风险。在App安全测评中,则包括10类69项指标。其中,两款音箱App的自身风险较高,69项指标中,这两款音箱的App分别有26项和31项存在风险。

的确,智能音箱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智能生活的便捷,但同时,自身隐私安全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时候认真对待自己的隐私安全了。隐私是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而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但现实情况是,部分现代技术已经侵犯了我们的个人隐私。

目前供应商存储和共享的数据,通常是由用户有意或无意间许可的,为何这样说?因为现在大部分用户都会轻易同意软件供应商的各种条件协议,只有极少部分人会真正阅读这些长篇大论的条款。而面对这样超出授权范围并可能会泄露用户隐私的许可,供应商仍然可以辩解道,这些只是为了让技术提供便利。其实有时候连供应商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收集的用户数据正在被滥用。

正因为用户跟供应商这种缺乏隐私安全意识或做法,导致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隐私泄露的案例依然层出不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得便利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们并不会因为隐私的问题而放弃技术带来的便利,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即使我们看到很多智能设备“泄露隐私”的新闻,但是智能设备的使用量仍在不断增加。而在科技便利无法割舍的情况下,我们要想更好的保护好自己隐私,就只有深入了解哪些智能设备的工作方式,以及寻找防止它们侵犯个人隐私的方法。

当然,除了消费者要提高自身隐私意识和做法之外,最重要的厂商也要有所担当,在发展产品建设的同时,要对用户的隐私有所保护和预防。国家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来统一规范行业。如此一来,包括智能音箱在内的智能设备行业才能更好、更健康的茁壮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666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7
下一篇 2022-08-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