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幅由人工智能所作的《埃德蒙·贝拉米》画像在纽约佳士得以43.25万美元(约为300万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拍出价格远高与同场的毕加索作品。此次事件的爆出,在给人们带来“一幅由人工智能所作的画像竟然能拍出如此天价”感叹的同时,也让市场感受到CV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落地范围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的逐渐成熟,市场上涌现出不少计算机视觉企业,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图麟科技、依图科技等计算机视觉企业。在AI技术的支持下,这些企业凭借着对人脸识别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应用研究,在推动计算机视觉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安防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
传统豪门加上行业新贵,AI安防市场热闹非凡
从2015年起,或者在更早的时候,AI便与安防有了“亲密”接触。但受限于硬件本身以及算法、算力等因素,行业并没有多大突破,也没在市场上激起多大的水花。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应用逐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防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最好的行业之一,主要就是由于不仅视频技术是安防企业的核心,其还拥有大量数据来源,能满足AI对算法模型训练的要求,再者就是安防行业对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追查的要求和AI的技术逻辑相符。基于此,安防领域各企业开始向人工智能靠近。
除了自身的属性需求之外,为了与时俱进,不被市场抛下,也为了能提供更好的安防服务,各个安防企业向AI+安防方向靠拢成必然。而无论是海康威视、大华、宇视还是科达等传统安防“豪门”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还是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行业人工智能“新贵”对安防领域的全面布局,都证实了一点:AI安防市场是越来越热闹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安防的需求越发地严格,传统安防已经难以再继续满足人们多样化、高难度的需求。如今是人工智能的天下,AI+安防越发地普及了,在公安、交通、金融、楼宇、民用等领域均有涉及。加上在数据、算法、计算能力的不断升级发展与政策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的发展势头可谓是来势汹汹。
在融资上,除去那些老牌巨头海康威视、大华等频频获得巨额融资不说,不少AI创企也接连获得融资。如在2017年时,依图科技在3月份获得了3.8亿元的C轮融资;7月份,商汤科技获得了4.1以美元的B轮融资;10月份,旷视科技获得了4.6亿美元的C轮融资;11月份,云从科技获得了5亿元的B轮融资……
不管怎样,AI+安防已成市场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让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个安防企业都在不断提升自身AI技术能力,意图为行业多做贡献。海康威视、大华、科达等传统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在市场的需求与技术的支持下,一些后起之秀也在奋力前行。其中,被称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的云从科技更是备受市场关注。
强悍的技术能力+强悍的核心团队,云从科技的向上之路
自2015年创立至今仅三年时间,云从科技就已经在安防市场上拥有“名字”了,并与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共同处于国内AI创企“四大独角兽”之列。
去年安防领域融资不断,今年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融资难。但云从科技依旧受到机构的喜爱。今年10月份,云从科技获得了超过10亿元B+轮融资,此次融资后,企业共完成了4轮融资,获得了不下35亿元资金,企业估值达到230亿。企业之所以能受到资本机构的追捧,主要还是源于其强悍的核心技术以及对市场的把控。
今年2月份,云从科技首发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打破先进技术壁垒;4月份,企业在跨镜追踪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在Market-1501上的首位命中率达到96.9%,在准确率上第一次达到商业水平;10月份,企业在语音识别技术上再次刷新世界记录,其推出的Pyramidal-FSMN语音识别模型,准确率高达97.03%,错词率降至2.97%。要知道,此前在语音识别领域中,就算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人员错词率也在3%左右……由“刷脸”到“识人”,由“机器视觉”到“智能语音”,凭借着强悍的核心技术云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应用场景是实现商业化的基础,而云从科技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落地场景方面足够成熟。据统计,去年我国AI商业落地100强创业公司累计生产的营收入还不到100亿元,超过九成的AI企业都在亏损。而云从科技凭借着成熟的商业化落地场景在去年AI企业大都亏损的情况下,成功斩获市场8.36亿元的订单收入,是企业受到市场喜爱的表现。
用“出生即豪门”来形容云从科技再适合不过。云从科技的核心团队有八成以上分别来自中科院各大研究所和IBM、HP、Microsoft、华为 、中兴等国内外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员工400多人,研发人员有300人左右。且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均得到多位国家领导的认可,成功入选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更被称为“AI产业化国家队”。拥有技术过硬的团队加上产品优势,为企业吸引不少资本。
此外,基于核心技术闭环,云从科技在机场、安防、金融等领域中建立基于智能分析的“行业大脑”,逐渐推进从核心技术到智能生态的进度。在金融领域,云从科技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第一大AI供应商,为包括农行、建行等在内的400多家银行服务;在民航领域,云从科技服务60多家机场,日服务用户高达6000万……如此看来,云从科技在市场上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难以言明的痛点依旧存在。
看似平步青云的背后,发展迅速的云从科技实则潜藏隐患
在AI行业外表繁华、一片叫好,内在实则存在投入大、产出小的情况下,云从科技能从中脱颖而出,实现高额收入,可见其备受市场喜爱程度之高。加之云从科技的核心技术与推出的产品还获得了多位领导人的认可,可见其能力之强。但这并非意味着云从科技可就此平步青云,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危机时刻在企业身边潜伏、游荡。
最为明显的就是同为人脸识别领域“四大独角兽”中的商汤、旷视、依图带来的压力。除了旷视科技之外,商汤科技与依图科技在今年均完成两轮融资,旷视科技今年虽还没有传出融资的消息,但其并不闲着。如最近,旷视科技便作为投资者入股成为好邻居的重要股东,强化企业AI商业化布局。不管是作为全球融资规模最大、估值最大的AI独角兽商汤科技,还是有着强技术基因的旷视科技,亦或是搭建了全球最大的人像系统的依图科技等,云从科技面对这些竞争对手时,虽说还不至于被压制得抬不起头,但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并非易事。
再者,在安防领域中,有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科达等传统安防行业巨头面前,留给云从科技等行业“新贵”的市场份额并不多。或者可以说,目前的安防市场的话语权仍旧由海康威视等传统巨头掌控,极大程度影响云从科技市场规模的发展进程。云从科技在推进AI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中虽有所成就,但终究难抵巨头之“威”。由亿欧发布的《2018年中国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可知,目前传统安防仍旧拥有九成以上市场份额。
此外,虽说各家技术有些许不同,推出的产品也各式各样,但由于客户所面临的难题基本相似,导致AI企业不管是提出的解决方案还是推出的产品差异性都不太明显,市场选择多具备随意性,基本就是看谁市场呼声高就选择谁,云从科技在无形中也吃了这一暗亏。云从科技要想加快发展速度,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功,企业在不断升级创新的同时,还得看准市场发展趋势才行。
柳暗花明,云从科技的破局之路在何方?
由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开始不断往上升,到2017年,我国AI安防市场规模已经由2011年的2773亿元涨至6480亿元,同比增长了20%。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AI安防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这是市场带给云从科技的机会,在此情况下,企业要想在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不行动起来是不行的。
在安防领域中,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多个场景中被应用,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云从科技可加大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出识别性能更加高效的产品。但仅靠这样是不够的,在人脸识别领域上有作为的企业不少,商汤、旷视等便是最直接的对手。云从科技在强化人脸识别系统性能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推出极度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市场当下需求以及预测市场未来需求,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除了人脸识别领域中那几个“新贵”之外,海康威视、大华等传统巨头也影响着云从科技的前进速度。但云从科技不可冒然与这些传统安防巨头“开战”,至少目前不行。企业要想扩大安防市场份额,其要么绕开这些传统安防企业重点布局之地,走“外围”,然后再慢慢渗透进“内场”;要么与传统安防巨头合作,借力布局市场。
此外,要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差异性是免不了的。云从科技要想突出自身的差异性,吸引更多的市场目光,还得从产品“附加值”方面着手。如除了解决痛点之外,还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等,优化作业流程。
总而言之,目前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智慧城市的到来是一个的机会,对“平安乡村”的建设也是一个机会。作为一家专注于人脸识别的高科技公司,其在民航、金融、安防等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市场同阶段竞争对手多,且在安防领域中不断受到来自传统安防企业的“施压”等,给企业前进路上设置不少阻碍。在此情况下,云从科技只有拉开与其他企业将的差异、避传统安防企业巨头之“锋芒”,从“外围”徐徐图之,才能向更高更远处继续走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