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测试挑战及安捷伦解决方案

LTE测试挑战及安捷伦解决方案,第1张

  LTE设备测试的主要挑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OFDM带来的挑战:OFDM信号相对于传统的采用CDMA或TDMA的单载波信号来说,因为由多个子载波组成,互相之间排列非常精确而且占用带宽较高,所以更为复杂,测试也更为困难。但是从各个方面完整的测量这些信号对于快速诊断出系统或元件在非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和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如对每个子载波的EVM进行测量,可以判断出功放和滤波器的频响和干扰问题。

  第二,MIMO带来的挑战:MIMO是无线通信发展史中的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它在频域、时域、码域之外又找到了空域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速率。而且新一代的无线标准,从WiMAX、HSPA+到LTE都是基于MIMO的系统。因为MIMO系统的性能是由不同的通道共同决定的,所以也必须采用多通道模型来进行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测试。系统越来越复杂,这对商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对多路信号流的测量给LTE测量过程、测试仪器的性能以及测试结果一致性的保证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三,多标准共存带来的挑战:首先,多模终端及多模基站的出现要求同一设备在多个标准信号同时存在时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这也正是TS 34.171所规定MSR的意义所在。因此,多模共存要求测试仪器能够产生并同时分析并存的多个标准的信号。其次,LTE在网络建设初期将主要用于热点地区的覆盖,也就是将有相当一段时间LTE会与GSM、WCDMA、HSPA、HSPA+、TD-SCDMA等网络并存,终端用户也会频繁进行在不同网络中的切换。因此,测试仪表是否能够模拟真实网络中异系统之间的切换,将非常重要。

  第四,产品加速交付带来的挑战:目前,FDD-LTE已经进入了商用阶段,TD-LTE的大规模外场试验也在进行当中,从基站厂商到终端厂商都面临着产品如何加速交付的问题,从而抢得先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提高交付速度,又必须从研发速度和生产速度两方面着手,这要求测试方案和测试仪表能够显著降低从研发到验证的时间,并能够提高生产线上的产品制造速度。

  安捷伦完整的LTE测试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以上LTE测试挑战,安捷伦提出了一个完整的LTE测试解决方案,也和3GPP等标准化组织,中国移动、Verizon等运营商,产业链中从设备商到终端厂商的大量同仁一起合作,帮助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实际中验证了这套方案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安捷伦的LTE基站测试方案主要是由信号生成软件、信号源、信号分析仪组成。信号生成软件Signal Studio可以产生符合标准的FDD-LTE和TD-LTE的测试信号,并能极其方便的下载到信号源如ESG或MXG中进行播放。信号分析工作主要由X系列频谱仪来完成,可以配合其中的FDD-LTE和TD-LTE选件进行方便的一键测量。另外,可以采用89600B这款极其强大的矢量信号分析软件进行更深层次的信号分析,帮助研发人员判断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安捷伦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为研发型和生产性的终端厂家提供了两套方案。针对研发用户,PXT LTE综测仪在完成RF参数测试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进行功能性和应用测试。另外还可以完成对协议的分析和层3消息的编辑。最重要的是,PXT可以配合8960模拟最真实的不同制式间的切换测试。

  针对生产性客户,安捷伦公司提供了EXT非信令综测仪。它有着极快的测试速度,并可以测试最新的和现有的无线制式,包括LTE、HSPA+、W-CDMA/HSPA、cdma2000/1xEV-DO、GSM/EDGE/EDGE-EVO、蓝牙等,极大的节约了客户投资。独特的测试计划方式,可以降低自动测试程序的开发难度。

  最后,针对LTE最大挑战之一的MIMO测试,安捷伦公司也有一套完成的MIMO测试解决方案。PXB MIMO接收机测试仪能够有效地解决在实际无线信道条件下多天线信号产生和信道仿真的需求。它可以快速生成真实条件下的 MIMO 环境和 MIMO 信道,并可生成包括路径衰落和信道相关在内的实际衰落场景。PXB能够模拟宽带的无线信道特性,比如时变的多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快衰落,阴影衰落等。用户还可自己定制 MIMO 相关性设置并可支持2×2、2×4和4×2 MIMO的信号产生和信道仿真。配合信号源和信号分析仪,基本可以满足LTE客户对MIMO的测试需求。

  

LTE测试挑战及安捷伦解决方案,安捷伦完整的LTE测试解决方案,第2张

 

  Agilent LTE整体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76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7
下一篇 2022-08-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