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才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之基础

质量才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之基础,第1张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不久前在海南博鳌召开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再一次强调了安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首日举行的主题峰会主题即为“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召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会上的发言可谓掷地有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在培育期,杜绝重大安全事故是当下的首要任务,安全问题是事关新能源发展的生命线。

“生命线”这个比喻非常恰切,安全事故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致命隐患,必须尽快解决。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的热失控,应当强调的是,电池热失控是影响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这也使得追求安全成为市场竞争和品牌塑造的主旋律。“新一代电动汽车不是靠动力性取胜,要靠安全性。谁安全可靠,让用户放心,谁将来才能赢得客户。”

从今年4月上海发生特斯拉自燃事件,到蔚来汽车两个月内3起自燃事故,以及近日蔚来汽车宣布召回ES8电动车,接二连三见诸媒体的事故,不仅让新能源汽车用户内心紧张,也让持币待购的潜在用户心生疑虑,打击了他们的购车信心。

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事件将成为一瓢冷水,浇灭市场的热情,这已经向整个行业敲响警钟。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消费者体味到冷水浇头的感觉了。据中国质量协会调查,在现在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中,下一次换车还会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比例为66%。换一个角度看,这意味着,将有34%的用户不再选择新能源车。

于是问题来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问题真就那么难解决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17年的一份报告称,相比汽油汽车,电动汽车更不容易发生事故或火灾;但该报告同时指出,电池技术仍在发展,在安全系统设计上还未达成共识。事实上,正是由于“未达成共识”这个事实存在,安全问题才不断出现。

业内专家研究指出,新能源汽车发生燃烧主要有4种场景:充电过程燃烧、电池行驶或放置过程中引发燃烧、碰撞翻车引发燃烧、涉水引发燃烧。这些场景中以充电过程或充电结束后产生燃烧的情况最多。若为电池引发起火,一般原因有三:过充引发自燃、行驶中电池松动造成短路引发起火、电池本身的质量问题。显然,作为新能源汽车极重要的部件同时也是极重要的起火源,电池的安全性至为关键。但恰恰在电池方面,业界尚存在诸多“未达成共识”之处,导致诸多问题隐患。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的主流和方向是镍钴锰酸锂电池,亦即三元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可满足较大续航里程需要。但是它有一个明显缺陷:其中的钴元素稳定性较差,一旦过充,即电量充得太满,就容易产生结晶,若结晶刺破电池隔膜,发生短路,或产生大量余热进而起火燃烧。不过,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实,三元电池虽有缺陷,但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是可以将安全风险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

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就电池本身看,问题恰恰在于质量不过关:有的企业为了满足市场供应量,在设计、制造、验证、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忽视了对质量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技术实力不高的企业为了拿到新能源推广补贴,盲目追求高续航里程指标,降低对安全控制的要求,更容易出问题。另有一些企业追求大功率快充卖点,但技术不过关,增加了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并非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关口,而突破它的关键其实就是做好一件事:保证电池产品质量。怎么保证质量?作为质量实现的基础要素,标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从2016年起工信部便已开始积极推动制定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力图减少车辆起火事故。

将动力电池安全性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关键的指标,要求企业在设计、制造、使用等过程中严格执行,保证电池产品和整车的质量,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认知,这个政策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安全作为汽车产品的本源属性,绝不能有半点疏忽,政府、企业及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重视起来。还是那句话:没有安全,新能源汽车就没有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774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7
下一篇 2022-08-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