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的第三方客户端先行一步推出了“再编辑”的第三方服务

Twitter的第三方客户端先行一步推出了“再编辑”的第三方服务,第1张

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用户对产品的观感被压缩于一块仅6英寸大小的屏幕时,每一处细节的改变都会挑动用户的神经,进而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款成功的应用,一定把这种触感打磨到了极致,让用户需求渗透入产品的全部,大到产品整体的架构,小到一个按钮的设计,处处都是极度微妙的用户心理学。一款应用该如何跨越从用户心理需求到产品设计落地的距离,微信最新推出的朋友圈“撤销再编辑”功能或许提供了一个范本,它折射出的用户弥补心理,才是产品迭代的深层推动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用微信和朋友发了一段吐槽的文字,冷静下来后发现这些情绪化的言辞很不妥当,于是赶紧撤了回来;某位明星发了一段杀青后的主演合照,但是却忘了给其他艺人P图,于是赶紧在后台重新编辑,上传了新合照;用Gmail给合作方传资料,在点击发送后才意识到忘记添加附件,于是慌忙点击撤回。

从微信到微博,从聊天到邮件,每个人都会遇到想要修改已发送内容的需求,它是情绪失控发泄他人的“后悔药”,也是粗心之人弥补疏漏的“创可贴”。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面对面而无法收回,但互联网时代,“撤回再编辑”让我们可以重来一次,做得更好。

从“撤回再编辑”到“已读回执”,每个收获认可的产品细节背后,都是深谙用户心理的产品经理与用户的一次不谋而合,而在不同场景下,用户需求又有完全不同的呈现。微信没有设置的“已读回执”,却在陌陌、Soul等交友软件上频现,产品多样化的时代,从细节处抓住用户心理,则是一款产品成功的必备。

“撤回再编辑”的迭代

作为动辄可以撬动10亿量级用户的App,微信每一次改版都影响重大,日前,伴随“拍一拍”同时上线的还有个不太起眼但十分实用的新功能:朋友圈删除后可重新编辑。用户在删除几分钟前发送出去的朋友圈后,会被提示“你删除了一条朋友圈 重新编辑”,当用户点击“重新编辑”后,之前发布的内容都将保存在编辑框里,方便用户直接修改。

这个功能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如果仔细追溯,会发现这是微信根据自身对用户心理的理解,所做出的细节调整。早在2014年6月,因为用户反馈经常因为“手抖”发错信息而后悔莫及,微信即上线“消息可撤回”功能;2017年底,为了让用户免于重新打字,微信又推出了 聊天内容“撤回再编辑”功能;2020年,又上线了朋友圈“撤回再编辑”功能。

微信并不是“撤销再编辑”的首创者,更不是唯一奉行者。站在全球互联网的视角来看“撤销再编辑”功能,这样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从1968年布朗大学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撤销”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到1974年施乐Alto的Bravo作为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编辑器设置了“撤销”功能,“撤销”被施乐研究中心的程序员们显化为“Ctrl-Z”的快捷 *** 作,扩散至各大互联网公司。施乐前员工Larry Tesler就曾说服苹果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 Lisa的应用开发者,让其在程序中加入单一级别的“撤销再编辑”功能。

在Windows大部分应用中,只要按下Ctrl+Z的快捷键就能执行“撤销”命令,按下Ctrl+Y就能执行“重做”命令,Office软件甚至支持用户撤销最近100个 *** 作。Mac系统也具备同样的功能,只是“撤销”和“重做”的快捷键变成了Command-Z和Command-Y。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的“撤销”功能开始被越来越多互联网产品应用,从Gmail、WhatsApp到iMessage——

2009年,Gmail上线“撤回再编辑”功能,根据设定,用户可以在Gmail里设置一个5秒、10秒、20秒或30秒的取消期限,在此期限内,用户可以撤回邮件。

社交应用WhatsApp在2017年上线了“撤销”功能,而且对比微信的2分钟撤销时限来说,WhatsApp给了用户更宽裕的时间限制,发送后7分钟内用户都可以撤销。

苹果甚至为类似的“撤销”功能申请过技术专利。2014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的一份专利申请,文件中描述的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在发送短消息后(短信实际发出之前)修改其中的错误。今年,MacRumors报道了苹果内部正在测试的iMessage新功能,在该功能中,发件人和收件人可以看到提示表明“信息已被撤回”。

Twitter或许是为数不多还没有添加“撤销”功能的互联网公司。虽然此前用户强烈要求Twitter加一个“再编辑”按钮,但在Twitter CEO Jack Dorsey看来,Twitter更想要“保持最初的氛围和感觉。”作为一家短信起家的互联网公司,Twitter对信息的定义在于,一旦发了一条短信,就不能再撤回。

然而Twitter的第三方客户端Brizzly却先行一步推出了“再编辑”的第三方服务,只要每年支付70美金,用户就能重新编辑已发送的推文。

所有设定都跟随着用户的心理需求,同时也默契地遵循着Jack Dorsey所表述的某种真实沟通下的平衡。你可以欲言又止,想说的话对方不得而知,但你欲言又止的状态,也会作为一种信息传达到对方眼中。就像WhatsApp和微信虽然都能撤回消息,但也会清晰地告诉对方“xx刚刚撤回了一条消息”,你在获得撤回权利的同时,对方也要享受某种知情权。

不同场景的差异化应用

就像不同互联网企业对“撤回再编辑”的接受度不同,不同社交软件对“已读回执”的态度也显得大相径庭。在国外,WhatsApp,iMessage,Line这些国民级软件都设置了“已读回执”功能,用户发送一条消息后,系统会反馈对方是不是已经读过这条消息,比如WhatsApp就是用两个蓝色“√”符号,表示对方“已读”。

但在国内,拥有10亿量级用户数的微信并不会提示此类信息,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是否已读的状态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希望给用户一个轻松自由的沟通环境。”张小龙也曾在微信内部分享中表示:“要给人撒谎的机会,如果把人都像机器一样约束起来不一定是好事。”

这背后考虑到的用户心理需求是:避免“不回复又被人知道”的尴尬,毕竟所有人都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想要沟通的状态。但如果设定“已读回执”,没有回复或没有及时回复都可能被解读为另一层含义,比如看到朋友信息不回复的漠不关心,面对同事信息不回复的消极怠工,这些可能间接增加了社交负担,降低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好感。

与之相对,陌陌、Soul此类陌生人交友软件却设置了“已读回执”。那些在熟人场景下会产生的尴尬,在连接十分微弱的陌生人之间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而且在陌生人交友场景下,多次“已读不回”传达出对方不感兴趣的信号,可有效缩减交友成本。但考虑到有些用户对“速食交友”的焦虑和不满,陌陌一度推出会员服务,让会员可以“悄悄查看”对方的消息而不显示“已读”。

不同于微信完全陌陌,钉钉、企业微信这样的办公软件则简单直接地设置了全员“已读回执”,甚至细化到了“xx人未读”的具体数据上。

定位于办公场景的钉钉和企业微信就是为了工作沟通而生,主要作用就是点对点传达,并且确保传达、沟通到位。虽然这种设定与用户的“已读”焦虑相违背,但致力于提高办公效率的软件正需要这种焦虑感来提高员工效率。

场景不同,由此衍生出的产品细节也大不相同。同样是“编辑”,微博作为娱乐、话题类社区,2017年在上线“编辑”功能的同时还上线了“查看编辑记录”功能,后者成了网友了解事件发展、捕捉博主心理动态的重要信息来源。比如某次明星绯闻事件,从明星修改措辞的事件和前后对比,网友便能产出更多话题。

B站“d幕”的出圈

从微信、微博到WhatsApp、iMessage,任何一款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反复打磨的产品,都是需要洞察人性的,这不仅需要产品经理们的换位思考,以用户视角来设计和调整产品,更需要企业以用户深层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场景来规划产品。

对比单纯的社交、游戏、工具类产品,更侧重单向用户的吸引和留存,内容类产品的用户则需要拆分为两个维度:内容受众和内容提供者。IDG资本被投公司Bilibili(B站)就是一个这样的内容平台。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曾说:“B站的第一个使命是构建一个属于用户的社区,一个让用户感受美好的社区;第二个使命是为创作者搭建一个舞台,让优秀的创作者能够施展才华;第三个使命是让中国原创动画、游戏受到全世界欢迎。”

作为一款内容产品的生态建设者,用户和创作者对内容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极萎缩都会造成生态失衡,影响产品持续繁荣。而为了保持这种双向繁荣,B站一系列产品设计也由此展开,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d幕设置。

作为d幕的坚定推动者,B站是国内最早上线d幕的视频网站之一。当在线视频网站提供了一个独自观影的场景,传统观影场景下的沟通、交流需要该如何得到满足,内容创作者又该如何得到及时的反馈,d幕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些需求。

对用户来说,相比于点赞、评论、转发等功能,d幕的“共时性”让用户之间不再有空间、时间的限制,满足了年轻用户的及时互动与社交需求,有了更多参与感,各种“前方高能警告”、“d幕护体”的d幕让用户如同有人陪伴观影,消除了观影的孤独感;而且d幕自带匿名属性,对比评论来说表达更自由、更宽容;再者,刷屏d幕、彩色d幕给用户带来的视觉刺激,又反过来加强了内容本身带给用户的感官冲击力。

而对创作者来说,d幕的出现让UP主可以及时得到不同内容时段的反馈,了解哪些片段更符合受众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后期优化内容;再者,d幕本身是对UP主的视频内容的再加工,某些时候,d幕的精彩程度甚至超出视频本身,进而反哺UP主的原视频内容,延长用户的留存时长。根据B站的2019年度d幕报告,B站用户总共发送超14亿次d幕,其中发送最佳年度d幕“AWSL”达到329万次。

一款好的产品设计,除了收获用户、创作者、平台的三方共赢,甚至还拥有某种破圈能力。起于二次元社区的d幕,成为了潮流文化的代表,开始在综艺、电影、游戏视频领域盛行,当其成为一种文化,能带动的市场效应也是巨大的——为了捕捉年轻用户,A站、B站之后,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也纷纷开通了d幕功能。

d幕以外,B站的界面和内容还能找到许多围绕用户心理打造的细节。比如早期成立时,区别于传统视频网站惯于在片头插入广告,B站坚持无贴片广告,吸引了大批追求产品使用感的年轻用户,为了打造二次元社区,产品界面设计成粉色、卡通版,视频内容主打动漫、鬼畜风,这些极具二次元属性的设定,帮助B站沉淀了大批忠实粉丝。

为了增加用户的陪伴感和归属感,B站还会在网站上显示当前正在观看的“在线人数”,将原本后台统计的数据显性化,在利用数据吸引用户好奇心之余,也强化了B站的圈层属性。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从社交到娱乐,用户的心理需求被产品经理们折叠进了一个个产品细节中,这种对用户心理的敏感和共情不管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是决定一个产品成败的最关键要素。
       责任编辑:p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79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8
下一篇 2022-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