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天线发展之路:全球第二与165万出货量的背后

华为天线发展之路:全球第二与165万出货量的背后,第1张

华为天线发展之路:全球第二与165万出货量的背后, 华为天线发展之路:全球第二与165万出货量的背后,第2张

随着移动宽带时代网络性能要求的提升和越来越多频段的引入,天馈系统的价值与重要性正日益突出。而刚刚成为全球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华为,在该领域亦表现强势。

根据ABI 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2013年华为位列全球基站天线厂家竞争力第二名,同时在LTE天线市场上以20.7%的份额跃升领导者行列。

截至目前,华为天线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165万面,在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捷克、俄罗斯、沙特、科威特、巴西等地规模应用。

华为天线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华为都以主设备供应商的形象示人,在基站天线上的发展很少见诸媒体。实际上,这家公司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布局天线领域。

1996年,华为将无线业务部旗下一个专门团队投入到天线领域进行预研,包括天线指标对网络性能影响等一些技术研究项目,当时主要致力于积累天线研发能力、培养专家。

2004年,华为收购瑞士HUBER+SUHNER公司基站天线业务,包含专利、生产线、设计方案、产品,高起点进军天线行业。

基于始终坚持产品性能和长期可靠性并重的策略,华为于2005年推出系列化的3G天线。2009年推出CDMA/GSM/UMTS全系列电调天线。 2010年推出LTE800、LTE2600天线,提出网络天线概念,实现了对传统天线设计理念的超越。

2011年,华为将天线业务整合入无线产品线,成为与GSM/UMTS/LTE、TD-LTE等主设备平行的业务部,进行战略性投入,并推出多个新平台。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无线网络发展到LTE,天线越来越复杂,华为能够提供主设备和天线的端到端方案,网络性能更好;另一方面,有源天线(AAS)是未来无线网络战略性产品,需要具备天线方面能力。

2012年,华为跻身基站天线全球前三大供应商,多频超宽带等创新方案领先业界,赢得多方赞誉。而在LTE网络加速部署的背景下,2013年华为进一步上升为全球第二大基站天线供应商。

华为现已推出全系列LTE天线,从单频到六频多达上百款产品,满足各种各样场景组合和各种频段组合;同时提供包含单频/双频塔放、全系列合路器在内的射频器件。

技术创新与标准主导权

电信是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基站天线业务同样“易入门难做精”。对研发创新的持续投入支持华为天线业务走过了最初的青葱岁月,进入领导者行列。

华为一直坚持对天线创新技术进行持续投入,在全球设立了5大研发中心:中国深圳、西安和德国慕尼黑、美国新泽西、加拿大渥太华。同时,这家公司还于2010年建成了业界最先进的SG128实验室,并在欧洲研究所建成StarLab实验室。

EasyRET (即插即用远程电调)方案由华为最早提出并成为行业趋势,该方案将传统外置电调器件全部集成到天线内部,无需人工安装、支持电调远程自动配置、免去繁琐的手动配置过程,同时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

同样的变革性创新还有阵子复用技术——以传统的设计方式设计多频天线,每个频段采用一列阵子,多频天线就需要多列的阵子,天线的宽度必将大幅增加。为“增频不增尺寸”,华为采用阵子复用技术,将天线中的阵列按频分复用的方式切分成不同频段,从而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极大减少了天线的尺寸,较传统天线减少了约50%的宽度。

长期的创新投入不仅使这家公司开发出独到天线技术,亦带来了全球范围的标准主导权。华为加入了50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在其中多个组织主持项目、担任高端标准职位,成为该领域主要技术贡献者。截至2013年底,累计持有200多项专利,涉及有源天线等核心技术领域。

华为2011、2012连续两年主办了天线接口标准组织(AISG)年度会议;201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首届网络天线研讨会,对有源天线、协同设计等新技术进行探讨;2013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二届网络天线研讨会,邀请第三方分析师、运营商探讨未来天线方案——通过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天线产业的进步。

追求网络性能最优

进入移动宽带时代,运营商正面临着部署困难、网络容量、多网协同、未来演进等全新挑战,天馈系统对网络性能和最终用户体验的影响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运营商经营模式从传统的语音按时计费向数据按流量计费发展,网络性能的关键点亦由满足语音覆盖演变为满足高容量数据需求。而在3G全球商用、4G大规模部署的背景下,现时的运营商需要一张立体的、异构的网络,多网协同尤为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078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9
下一篇 2022-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