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描绘出智能化世界的美好蓝图。现今,物联网实际应用已在制造业、农业、家居、交通和车联网、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全球活跃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数量目前已超过500亿个,万亿级垂直行业市场正在兴起。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刚刚进入2020年,就飞来一只巨大的黑天鹅--新型冠状病毒。日前,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联通物联”)首席产品官李凯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我们推出了4大类共计35款物联网产品,为全国的联通客户对抗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业界预期,结合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需求与“新基建”的影响,在疫情后期,物联网产业仍会加速发展。联通物联将如何抓住“向上”的机遇?
抗疫加快物联网创新
随着各地迎来大规模返程复工潮,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社区等重点区域,纷纷启动体温检测工作,加强对体温异常人员和疑似患者的筛查--非接触式疫情识别,物联网发挥大作用。
“疫情的爆发和发展重新定义了人和物之间的交互关系,非接触式经济迅速崛起,这正是物联网最擅长的领域--把人和物、物和物通过科技手段连接起来。”李凯指出,可能会像当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发展出了BATJ一样,物联网在很多领域也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在抗疫战的过程中,物联网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应用。李凯透露:“联通物联网在疫情期间加大创新,推出了从疫情检测、疫情通信与管理、疫情隔离与跟踪到医疗废物处理的4大类共计35款产品。”
基于NB-IoT的智能门禁,可以监控隔离住户是不是开门;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可以在发现发烧人士时自动识别该人身份等。这些基于中国联通4/5G网络的产品为全国的联通客户对抗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疫情带来的广泛影响可能会永久性地改变一些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李凯表示,在后疫情时期以及后续发展中,一些非接触式自动化检测,智慧医疗、远程教育、智能家居、在线服务等物联网应用会得到强劲的发展。
2B/2G应用是“5G+物联网”重点
除疫情这个巨大的“黑天鹅”事件之外,2020年也是5G发展的关键一年。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中预测,到2030年,在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万亿元、2.9万亿元和800万个。未来5G将运用到物联网中的大部分场景,5G浪潮也会推动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由于5G不单单是一项移动通信技术,它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结合起来,不仅会催变出一个万物智联的时代,还将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裂变,催生产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在防疫抗疫期间,“5G+物联网”大显身手并广受业界关注与好评。
李凯表示,5G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 、URLLC,通俗来讲就是超快的速度,超多的连接,超低的时延。其中超快的速度人联网和物联网都能受益的,而超多的连接,超低的时延更主要是为物联网服务。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达10.4亿户,比去年底净增加1554万户。结合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需求与“新基建”的影响,在疫情后期,物联网产业仍会加速发展。
“为了抓住5G建设契机,更多地要结合当下的后疫情和新基建的特点来看,总的来说to B和to G的行业应用是重中之重。”李凯透露,目前我们主要聚焦五大5G行业应用:智慧医疗、互联网+协同制造、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和超高清视频。
规模化仍需迈两道坎
业内预计到2020年IoT连接数将达501亿。其中物连接CAGR将达到36%,人连接CAGR达到2.7%。由此不难看出,在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将为行业带来红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海量连接的同时,物联网设备规模化部署仍相对缓慢。透过现象看本质,李凯认为,物联网设备未来规模化之路仍需要迈过两道坎。
一是设备接口和协议不标准,比如疫情期间的检测、通信、隔离、监控传感器,各种厂家之间的产品无法互联互通,还停留在一个传感器连一个平台的原始阶段,互相之间无法互联互通;
二是需求过于碎片化,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上,比如虽然同是SMT产线,但是很难找到同一需求超过百套的AI质检,都涉及不同程度的定制,所以就没有办法做成可规模复制的产品。
李凯预测,IoT的未来发展至少会有两条不同的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将接口、协议标准化,形成可规模复制的产品,整合产业链的资源,通过大规模制造降低成本,对碎片化场景重新洗牌,这个方式可能运营商比较擅长,毕竟电信行业发展史就是不同厂家的设备、接口、协议标准化的演进史;
另外一条路径则是高端场景定制化,不可否认很多行业的定制化需求是很合理的,同时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行业知识才能做出解决方案,这些需求对于几百人的公司特别合适,可以伴随客户一起成长,相信行业细分场景也会成长出不少独角兽。
业务如何摆脱“低价值”
除规模化难题之外,物联网业务的“低价值”也一直困扰着产业界。
统计显示,运营商平均每一物联网连接每月收入仅2元左右,而同期平均每一手机用户每月收入超过50元,现有5亿的物联网连接不敌2千万手机用户收入。很显然,这种趋势显然并不是运营商所希望的。
李凯指出,虽然连接是物联网的基础,但连接仅占整个物联网产值的很小一部分,除连接服务外,连接管理服务、业务使能、行业应用等占了大头。
“这需要我们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从底到上渐次提供服务,被集成到生态圈中去,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把产业做大。”李凯特别补充道,“尤其是面向2B的行业市场,运营商不可能做到每个行业都精通,行业解决方案商也很难把触角伸入到每一个村县并做到成本最优,所以产业链的合作会是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将起到1+1大于2的效应。”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物联网的目标是做物联网时代的“赋能者”,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他们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在推动物联网规模化发展中,中国联通通过“云”、“网”、“平台”和“生态”,打造领先的全球化端到端服务能力,携手产业赋能生态,致力于做万物互联时代的使能者。未来,联通物联也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推动“5G+物联网”的在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落地。
责任编辑;z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