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232实现PC机与CPU通信

基于MAX232实现PC机与CPU通信,第1张

  随着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经常采用单片机对自动化系统的参数(如温度、压力和速度等)进行检测和控制。单片机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具有灵活快速的控制能力,而PC机则具有强大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因此,PC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信在许多测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此,利用MAX芯片制作串行接口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硬件电路的制作   1.1、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用1条数据线,将数据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1个固定的时间长度。串行通信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适合在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进行通信,具有使用线路少和成本低的优点,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串行通信可以分为2种方式: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一般用在传输速度较快的场合,但对硬件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异步串行通信常用在传输速率50~115200B/S,对硬件的要求相对较低,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串行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在传输数据时是逐帧传输的,而每一帧的数据格式分为四部分:1位起始位,5~8位的数据位,1位奇偶校验位和1、1.5或2位停止位。当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收发双方要约定好数据格式以及数据的传输速率(波特率)。

  1.2、MAX232芯片

  MAX232芯片是美信公司专门为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接口电路,使用5V电源供电。内部结构基本可分为下述3个部分。

  1)电荷泵电路。由1、2、3、4、5、6脚和4只电容构成。功能是产生+12V和-12V2个电源,提供给RS-232串口电平的需要。

  2)数据转换通道。由7、8、9、10、11、12、13、14脚构成2个数据通道。13脚(R1in)、12脚(R1OUT)、11脚(T1in)和14脚(T1OUT)为第1数据通道。8脚(R2in)、9脚(R2OUT)、10脚(T2in)和7脚(T2OUT)为第2数据通道。

  TTL/CMOS数据从T1in、T2in输入,转换成RS-232数据,从T1OUT、T2OUT送到电脑DB9插头;DB9插头的RS-232数据从R1in、R2in输入,转换成TTL/CMOS数据后,从R1OUT、R2OUT输出。

  3)电源部分。由15脚GND和16脚VCC(+5V)构成。

  1.3、RS-232C标准

  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1个主通道和1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1条发送线、1条接收线及1条地线。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和115200B/S。

  1.4、串行接口电路

  利用MAX232芯片制作的硬件接口电路,该电路不需要驱动芯片,因为MAX232本身就具有驱动能力,所以不必再外加驱动电路。接口电路如图1所示。

  基于MAX232实现PC机与CPU通信,基于MAX232实现PC机与CPU通信,第2张

  图1  RS-232接口电路

  MAX232芯片有2路数据通道,本文只用1路接受/发射让PC机与单片机进行数据通信。单片机的TD(发射)与MCU_TXD1连接,单片机的RD(接收)与MCU_TXD1连接;PC机的接收与T1OUT相连,发射与R1in相连,接口J1与芯片MAX232的连接。J1口通过连接线与PC机的RS-232串口相连。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连接方式即可满足普通通信的要求。

  1.5、RS-232交叉串口线

  通常进行串口数据通信,需要使用到RS-232交叉串口线,如图2所示,其中2脚和3脚是交叉互联的,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一个设备的发送线必须连接到另外一台设备的接收线上,反之亦然。另外,232信号的有效通信距离是15M。

  基于MAX232实现PC机与CPU通信,基于MAX232实现PC机与CPU通信,第3张

  图2  RS-232交叉串口线的内部连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29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1
下一篇 2022-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