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抵制不如奋力赶超 中韩半导体产业实力对比

与其抵制不如奋力赶超 中韩半导体产业实力对比,第1张

  最近朴槿惠总统被韩国法院裁定d劾案成立,成为第一位被d劾下台的韩国总统。联想到近日国内由于萨德问题掀起的一波抵制韩国的声音,韩国一时成为了我们“爱国者”的众矢之的。很多人在朋友圈微信里转发各种各样的帖子,号召中国人不进“韩国超市”,不用“韩国产品”。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限制韩国产品,对我们的行业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真能“男儿当自强”吗?

  韩国在世界半导体业的地位

  韩国的半导体实力是世界公认的。2015年世界半导体业排名前五位韩国占了二位(三星、SK海力士),三星排名第二直逼英特尔,SK海力士则由第六名升至第四位,挤走了美光。

  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产值位居世界第二位,内存位居世界第一位,是领导全球的IDM半导体企业。在内存、系统半导体领域,三星拥有世界最顶级的生产设备和完整的设计、制造、Foundry半导体产业链。

  三星和SK海力士的当家产品是存储器。在存储器领域三星和SK海力士两家几乎垄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根据2016年第三季度的统计,三星的DRAM存储器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50.2%,SK海力士占了24.8%。在NAND FLASH这一块,三星电子全球市占率36.6%,SK海力士10.4%。三星电子除了存储器,还通过芯片代工,汽车电子,模拟芯片领域等方式奋起直追行业老大英特尔,并一直力压只做代工的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占整个GDP总量的5%。以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为龙头,有两万多家大中小企业支撑着这一产业。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从设计,制造,封测一直到设备和材料都有相当的实力。根据SEMI的研究报告,韩国和欧美日顶级设备厂商的技术差距为2年,材料方面是3年。而台湾同欧美日巨头的半导体设备技术差距为3.5年,材料方面则是1.5年。

  当然,韩国半导体发展也有其不平衡的一面。世界半导体市场以非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和非存储型半导体的比重为35∶65。韩国半导体市场却是以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占到80%以上的比例。非存储型半导体占比低,国产化率只有20%左右,其余80%依靠进口。

  中韩在IT领域的差距

  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安玹镐在几年前就说过:“用不了多久,中国就会在韩国正占据世界第一位的IT(信息技术)领域超越韩国。”今天看来此话已在逐步兑现。

  5年前,韩国在智能手机、电视机、显示器(LCD)等方面都是世界第一。中国领先的领域只有个人电脑。但以去年第三季度为起点,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的华为、OPPO、VIVO三家企业的占有率均超越了三星电子。三星由于Note7电池爆炸导致对三星手机业务的毁灭性打击,给了中国手机厂商一个绝好的反超机会。

  在全球电视机市场上,韩国和中国之间在各国占有率方面的差距,已经缩小到0.3个百分点 (韩国32.2%,中国31.9%,来自HIS数据)。预测今年开始在显示器市场占有率方面,中国必定会赶超韩国。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韩两国的差距已不明显。比如在手机芯片设计方面,华为和三星基本处于同一档次,已经在快步追赶高通。在芯片制造上,三星的制造能力可与台积电、英特尔媲美,中芯国际的差距还很大。在存储器领域,我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三星和SK海力士的差距很大。可以说,在韩国的IT行业里,还能明确超越中国的产品,现在只有半导体了。

  与其抵制不如奋力赶超 中韩半导体产业实力对比,与其抵制不如奋力赶超 中韩半导体产业实力对比,第2张

  限制韩国芯片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在这场抵制韩国的舆论中,有人认为:如果限制韩国元器件和电子产品,按照三星,海力士内存的市占率,中国手机厂家估计要减产80%,相当于整个产业全军覆灭。这个结论虽有些“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手机产业高度依赖韩国芯片和零部件的事实依然存在。

  三星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领先,三星、LG等韩国企业还是手机零部件最重要的供应商。比如手机液晶屏、闪存、处理器、摄像头等关键芯片和零部件,中国手机厂商还需要大量从韩国企业采购。

  LG占有全球超过3/4的智能手表显示屏市场,三星则在该领域排名全球第二。中国是韩国手机零件最大的出口市场。最新数据显示,由于韩国手机海外生产规模的扩大,韩国对中国的手机零件出口额增长了1.7%,达到75.1亿美元;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为21.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9%。

  最近有一篇广为流传的微信帖子“我们拆了一部国产手机,里面有多少元件是进口的?”这部手机是某国产知名品牌,在产品和销量上一直都有不错的表现,结果是这样的:屏幕、存储、运存都是三星,镜头索尼,其余处理器、HiFi芯片、电源管理IC、音频解码芯片、WiFi+蓝牙模块等,都是美国公司进口。这个故事使人想起来一句成语:窥一斑可知全豹。但可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限制韩国芯片进口对我们的手机行业影响巨大。

  中韩半导体产业实力对比

  近几年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出台和产业基金的落地,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发展纲要的目标是2020年实现IC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准差距缩小,整体产业营收年增速超过20%。随着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与中西部“四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的建立,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正在逐渐成型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2015年产值约为人民币1,792.4亿元,是四大产业聚落中产值最高地区。产业偏重IC中下游,是中国IC制造和封测技术最先进产能集中之地区。

  珠三角地区则以深圳为核心,2015年总产值为人民币687.8亿元,以IC设计产值占比最高。产业特点为IC设计与系统和应用端整合的重要中心。

  京津环渤海地区以北京为核心,IC产业2015年总产值为人民币624.8亿元,产业特点侧重于设计、制造与应用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2015年总产值为人民币505.1亿元。西安有三星设立的3DNAND Flash生产线,武汉有紫光和国家大基金主导的长江存储,未来中西部将成为中国重要的Flash制造基地。

  除以上四大IC聚集地,福建泉州晋华DRAM项目也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兆易创新和合肥市政府联合打造的合肥长鑫项目,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落地,以及紫光成都12英寸工厂设立计划。使得中西部的半导体布局分布更加广泛,将来实力不可小觑。

  反观韩国,韩国共有400多家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主要分为元件、设计、设备、材料四类。大部分中小企业群由设备及材料企业组成,大约总数在100家左右,余下300多家主要是零部件制造企业。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从去年初的736家,增长到了现在的1362家。压倒性地超过了几年来一直在400多家规模上原地踏步的韩国,实现了急速增长。

  韩国去年10月份联合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组建了与我国大基金类似的“韩国半导体希望基金”,希望借此来提升本国的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和材料实力。但韩国的问题是,产业发展不均衡,一两家(三星、SK海力士)独大处于垄断地位,产品集中在存储器,其他差距太大。

  与其抵制,不如奋力赶超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虽然是后起之秀,虽然拥有完善的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封测整个产业链,但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通过本轮半导体产业的大整合、大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半导体全产业链会全面开花结果,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时间,产业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没成为世界第一之前,韬光养晦也许是最正确的办法。正像有些网友说的,“中韩一旦互掐之后,受伤最大是中国,其次是韩国,利益收获最大的是美国演艺明星和苹果手机了。”

  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跟韩国存在的明显差距大概也只剩电子产业了,中国需要的是韩国的半导体,但韩国需要的则是整个中国市场,中韩产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特别是在存储器领域,我们不缺钱,但我们缺乏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否从国家层面考虑产业合作,共同搭建半导体产业生态,打破国际大公司的垄断,是我们优先考虑的课题。

  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进口韩国的零部件/材料比重从39.6%提升到50%,这也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我们的优势也是韩国的劣势,我们可在本国国内搭建自己的产业级生态,搞好上下游产业生态整合,以此促进产业的大发展。而韩国由于国内市场太小,很难做到。

  欣喜的是中国商务部最近表示,中国坚决反对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中国政府欢迎韩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来华兴业,前提是在华经营依法合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396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2
下一篇 2022-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