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身在中国,我常觉得自己掉进一个平行宇宙;但更糟的是,一旦我回到熟悉的美国,却感觉到更重的失落。这是因为我在产业趋势、设计需求以及市场领导厂商等方面恰好有通常不适用中国的西方主义偏见;但尽管今日的电子产业已经如此全球化,某些事物还是有区域上的差异。
平板装置市场是说明这种情况的一个好例子。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统计,2013年全球平板装置出货量为2.171亿台;在此同时,中国当地的研究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平板装置出货量达到9,000万台。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平板装置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而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平板装置市场,中国在大量生产平板装置的同时也消费它们。
虽然苹果(Apple)的iPad与三星(Samsung)的Galaxy Tab是全球公认的两个最大平板装置品牌(不包括中国市场),但实际上中国的OEM / ODM厂商──在西方市场几乎看不到──才是全球平板装置市场的主宰;而因为如此,中国的平板装置市场为当地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创造了庞大的商机。
不过在两年前,我记得似乎有数不清的中国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都在为平板装置应用设计类似的ARM核心处理器;但当我最近与珠海全志科技(Allwinner Technology)的市场行销经理Eva Wu见面时,她却澄清:「在2012年,中国有十家应用处理器供应商都在竞逐平板装置市场;不过到2014年初,主导平板装置市场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只剩三家──全志、瑞芯微(RockChip)以及联发科(MediaTek)。」
我总认为中国应用处理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淘汰是必然的,迟早会发生,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如此剧烈的变化。从下面根据中国业界资料所做成的表格,可以看到中国应用处理器市场的概况;2014年的市场估计值显示来自台湾的联发科有明显成长趋势,出货量可增加一倍,进一步稳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中国平板装置应用处理器供应商出货量比较
西方业者很容易会忽视中国市场发生的事情,自以为是地认为:「那些人都只是二线厂商。」也许是如此,但笔者认为,了解你眼中的「二线」竞争对手其实很重要,这些厂商有的非常有野心,而且往上爬的速度很快,它们并不想一直只待在二线。
全志科技的Wu就很自豪地对我说,该公司是第一家通过Android 4.4 Google Mobile Service认证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这意味着全志应用处理器具备全球公认的稳定性能:「必须要通过该认证测试,才能进入美国市场;像是Walmart、BestBuy等大型零售业者,不会接受没有通过该认证的产品。」
中国的二线平板装置应用处理器供应商
Wu并指出,全志的应用处理器也获得一线平板装置品牌的采用,例如Sony的平板装置投影机,以及三星为印表机所设计的平板装置。
中国的机上盒芯片平行宇宙
中国的机上盒市场也是另一个平行宇宙;在中国,所谓的OTT (over-the-top)机上盒市场在阿里巴巴等网络业者积极推广线上视讯服务而发展蓬勃,这一切要回溯到去年第三季。全志的Wu表示,OTT机上盒市场成长快速,中国当地销售量一个月最多可达到200万台。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有三种方法可接收数字电视服务:一是透过智能电视,但一台要价约1万元人民币(约1,630美元);二是透过OTT机上盒,价格在200~300元人民币(约33~49美元)之间;另外一种则是透过可插在电视机上的Android平台USB电视棒,售价约100~200元人民币(约16~33美元)。
在平板装置SoC与IP机上盒SoC之间做比较,显然包括CPU与GPU等关键子系统已经是共用的;全志就是在中国芯片供应商中,利用原有的平板装置芯片进军蓬勃OTT机上盒市场的例子之一。而当然,回到美国,有线电视机上盒芯片供应商如博通(Broadcom),对机上盒市场会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笔者不久前与博通资深技术总监Stephen Palm见面,他就指出今日西方市场上的机上盒对芯片的需求,并不是目前行动装置处理器有能力因应的。号称拥有机上盒芯片所需的各种变量条件接取系统以及硬体安全密码:「我们的机上盒SoC支援85种安全通讯协议;」Palm表示:「对内容供应商来说,提供订户安全且独特的视讯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机上盒芯片必须要通过安全技术供应商提出的强力规则。
再者,Palm表示机上盒SoC需要支援各种不同的视讯编码规格,从MPEG2、MPEG4到H.265:「这对行动装置芯片来说并不是必备功能。」这虽然有道理,但该类功能强大且安全性高的机上盒芯片,对中国等地似乎认为视讯服务应该是免费的消费者来说,有点「太超过」。
那博通是否想过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精简版」的机上盒芯片呢?针对这个问题,Palm礼貌地回避了,只表示:「我们不讨论博通要不要进军某个市场的问题。」显然,对于某些在版权保护问题上「比较不那么关注」的区域,这个问题是很敏感的;这些区域有如存在于另一个平行宇宙,倾向于忽视西方对版权保护的敏感度。
我明白西方芯片供应商为何要回避那些低利润的市场,因为游戏规则似乎是大不相同;但我所疑惑的是,当两个平行宇宙之间的隔膜出现裂缝,技术开始往两个不同方向渗流时,那些西方芯片业者将何去何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