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始料不及的员工“N连跳”让全球最大代工工厂——鸿海集团(“富士康”的母公司)站上风口浪尖。争议从来不断——尽管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和崇尚效率的经营理念遭到诟病,但也有人感慨其加班费发放的规范、工作效率的卓越,在国内恐怕鲜有制造企业能及——内部体制的矛盾和挣扎推动富士康不得不加速寻找转型之路。
上周,富士康和中国最大电信数据公司世纪互联宣布战略合作,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发布会上透露,进入“不惑之年”的鸿海转型路线图已逐步显现:将从代工工厂成为实现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的制造公司和大数据公司。而他为鸿海转型制定的时间表是2020年完成。
人物观察
“代工王国”的转身
“和世纪互联的文定就是我们转型的开始,一个signal(信号)!”
4月23日,行程紧张的郭台铭专门腾出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为富士康和世纪互联的签约仪式“站台”。“和世纪互联的文定(联姻)就是我们转型的开始,一个signal(信号)!”郭台铭表示,双方初步规划,将合资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在天津、深圳、高雄和贵阳展开先期合作。而今年3月,富士康刚与贵州省贵安新区管委会签约建设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额达2.2亿元人民币。
郭台铭和富士康对大数据和云端投入的热忱,与代工业务的隐忧相伴相生。鸿海旗下主要上市公司鸿海精密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13年鸿海精密全年收入3.95万亿元新台币(约1303.3亿美元),同比增幅1.3%——不到年初定下的15%目标的1/10。过于依赖某些品牌的代工业务,以及代工工厂和品牌商毛利的鲜明对比,也为鸿海埋下了定时炸d。
郭台铭希望下一个十年营收能增长逾一倍至新台币10万亿元(约合3300亿美元),实现业务多元化。从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也可一窥郭台铭求变的野心。
“我们现在设计一个模具时,可以同时在网上、云上跟客户、供应商和设计制造单位同时看一张蓝图讨论。定一个合适的公差,过去要花一个礼拜的时间,现在15分钟就可以搞定。”郭台铭说,“我们和世纪互联建立一个平台,将来这个平台开放,鸿海已经累积了上百万套模具和制造工艺,将并行工程放在云端,大家都可以看到蓝图。世纪互联的科技和我们的经验结合起来,可以给第三方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虚实结合”的版图
“我们许多工厂已经实现了关灯生产,不需要人员,完全靠机械人和机械手。”
发布会上,郭台铭饶有兴致地要展示两张描绘未来富士康图景的PPT,但是一边讲话一边摆弄了15分钟,投影机都没有投影出来。“一两年内,手机可以控制投影机,内容放在云端,一键 *** 控就可调好。现在的情况就是云、网、端还没有结合。”
郭台铭比划道,现在大家用即时通讯工具Wechat(微信)、WhatsApp、LINE仅限于娱乐和社交家庭生活领域,对GDP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将来,云端结合各种应用设备,除了社交家庭、娱乐生活外,还可以在工作、教育、安全、健康、财产交易、环保和交通生活等领域大有作为。“互联网大数据将可以对几十万台机械进行管理,可通过云端实现Machine to Machine串联。未来你在WhatsApp、 Wechat收到的讯息不是去哪里吃饭,而是哪一台机器的下一个螺丝钉可能在三天以后有松脱危险。”
在台湾,“鸿海企业专利云端运算中心”保存着全鸿海的专利数据,“专利云”散布在其全球生产据点,与世纪互联合作后,双方将实现专利共享。
郭台铭预言,20年后,许多单调重复的工作将被机械所替代,“比如要去超市买瓶水,不久富士康机械就会帮你搬回家”。他透露,鸿海甚至在跟清华大学合作研究如何通过网络接收一碗泡面,就像在网络上接收一本书、一部电影那样,“我们在跟清华大学研究,把泡面通过基因工程纳米化之后变成颗粒,然后很快地经过网络送到你面前,20年后这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比网络直接接收泡面更靠谱的是,富士康对多功能机器人的研究,鸿海精密拟投资的赐福科技的要就是涉及生产线自动化业务,也即“机器人”项目。“我们许多工厂已经实现了关灯生产,不需要人员,完全靠机械人和机械手。”
“90后员工”的网上再造
“网络的教育靠云端的传送,使得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现在富士康的厂区已经从一个工厂变成网络大学。”
对于鸿海,“代工帝国”是汲取大陆低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养分而成长的,随着业务的扩张和营收的逐年增长,郭台铭已经是150万人的老板。然而,令郭台铭无法释怀的是,他的帝国总令人们联想起员工连续自杀、血汗工厂、罢工、斗殴、兼职厂妹等负面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