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人的预期不同,这次中美贸易战在提调门、秀肌肉后,双方并没有迅速降温,回到谈判桌前寻求妥协,反而进一步升级,大有将“贸易战”变成“持久战”的架势。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果将“贸易战”持续进行下去,必然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也会现实的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目前,对“贸易战”评论的文字很多,但大都就事论事,以中美贸易顺差作为出发点,看待贸易战的成因。我认为,仅以贸易角度的得失预测中美贸易战的走向,这明显是不够的。要判断贸易战未来的走向与发展,首先要更深层次的认识中美矛盾的本质,并且分析出双方贸易战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胜利期待,才好对未来走向做出客观判断。
一、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之争
几年前,我在几个朋友协助下写过一个文章从世界产业分工角度谈“中等收入陷阱”问题,那时学界一般从国家内部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中等收入陷阱”,而我们认为“中等收入”本身就是一个以国际范围而论的相对概念,所以我们从国际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在国际产业分工角度看,是一个国家追求国际产业分工向上调整时遭遇的必然阻力。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国际产业分工是呈金字塔结构,越往上的就业岗位价值越高,但是数量越少。虽然塔尖就那么一点儿,但塔尖的存在是以庞大的塔基为基础的。谁都想当塔尖,但当塔尖就要保证有足够量的塔基作为基础。所以,当本来在塔基部分的国家向塔尖前进时,必然会受到来自塔尖国家的阻挠,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外因问题。我认为这同时也是当前“中美贸易战”最主要的诱因。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克服中美贸易战的阻挠,选择妥协,那么很可能就此坠入“中等收入陷阱”。
大家应该注意到这次“中美贸易战”谈判中美方对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很重视,明确要求我们放弃,甚至超过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按说这个战略是我们国家内部的战略,和美国没什么关系。“中国制造2025”这个战略主要是提升我国工业体系能力的,实现了,按说可以向包括美国人民在内世界人民提供更廉价、更先进的工业产品,有什么不好么?美国人反对,就是因为这其中有些工作是美国人要留给自己干的。这方面,美国自己走过弯路。21世纪初,美国曾奉行“后工业化”战略,美国的金融业异军突起使小布什政府认为美国可以不再依靠工业,取得国家发展,但是随后的次贷危机给了美国当头棒喝。奥巴马政府因此明确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但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不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换言之,虽然美国不能完全脱离工业挤到金融业这个世界产业分工的金字塔塔尖上去,那美国也不想做塔基,它只做靠近塔尖的那最高价值的工业领域,也就是世界工业体系的创新和集成领域。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推行的工业互联网和TPP协议,其实都贯彻了这种企图固化国际产业分工的意图。而我们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不同的,我们是个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摆明了不可能全往塔尖上挤,但我们也要持续发展。所以我们不只有创新驱动,也有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甚至还有乡村振兴战略,当然也包括我一直研究的军民融合战略,共同组成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体系。这里特别要说明的就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各地要根据本身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不同的核心产业,又要各地区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共同发展。这个战略的效果之一就是我们国家内部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塔顶到塔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在各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最理想的话,我们可以利用现在智能化工业革命机遇构建一个更加协调有序,更先进的金字塔把世界产业分工的金字塔通过合作融合起来,而中国制造2025就是推进此事的。但是这件事,美国认为明显伤害了他的利益,因为美国占的是世界产业分工的塔尖,需要足够的塔基支撑,都像中国这么搞,它就得从塔尖上掉下来。在奥巴马时代,类似TPP协议等举措都是在和中国抢工业合作伙伴,希望把中国孤立起来。但到了特朗普,他觉得这么抢的办法不好,最终也未必抢的过,还是直接让中国放弃最好。所以就搞了贸易战,并且配合贸易战把南海、台湾问题都搞起来,目的就是让中国放弃自身产业升级计划,老老实实给他做塔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