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Uplinq2014大会背后的故事

看看Uplinq2014大会背后的故事,第1张

Uplinq2014大会作为专属于开发者的盛会,它专注在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通过实打实的教育课程,能帮助您更好的了解和运用Qualcomm的技术。在本届大会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Keynote主会用的那块21:9的超大屏幕。不仅清晰靓丽,而且幻灯片、Demo视频都配合的天衣无缝。两天的Keynote演讲,精彩不断,惊喜连连。

但在这场精彩的技术盛会的背后,不仅仅是在PPT软件里把幻灯片从4:3调节到21:9模式就ok了。我们在观众席上,看到的是一场欢乐的大会。而在这背后,还有许多个部门,许多技术小组,以及很多辛勤的工作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篇文章,我就带着大家从台前走到幕后,看看Uplinq2014大会背后的故事。

在Keynote的主会现场,我们能看到5块面积较大的屏幕。中间是雄伟的21:9主银幕,另外,为了方便远处的观众观看到演讲者的面容细节,在会场四角各配有四块辅助屏幕。你能想象到,同时控制这5块屏幕的显示,其显示内容的逻辑、顺序、主次,将成为大会总导演最大的挑战!

会场中部以前的观众,可以看到三联屏。而更靠后的观众,还能看到后面的两块辅助显示屏。

在会场里,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肉眼看到Qualcomm CEO Steven Mollenkopf的面容,因此辅助显示屏,就派上了用场。前提条件是,在会场的后方,至少有两台4K RED摄像机。一台用广角焦段,捕获整个会场的盛况;而另一台则用高倍焦段,为演讲人做特写。

还有一件让我觉得惊奇的事情,那就是——跟焦。类似乔帮主的风格,很多美式技术会议的演讲嘉宾在台上很自由,永远都在不停的走来走去的。这给摄影师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不断跟踪人脸聚焦。在Uplinq2014大会上,整个的跟焦、追焦非常完美。镜头始终追随演讲者的脸,平滑而自然,如果仅仅观察辅助屏幕,甚至都感觉不到演讲者是在高速走动。

在Demo环节,要拍摄近景画面,这时就有一个肩扛摄像机的工作人员,来做近距离拍摄。

近景画面,这里展示的是置有双摄像头的Snapdragon平板电脑,具有感知景深的能力,可以作为3D扫描仪,即时勾勒出物体的3D轮廓。

近景画面,这里要表现的是演讲者在用一台真实的Snapdragon平板电脑运行游戏,其3D画面华丽而逼真,细腻的游戏效果比肩当前的PC和主机平台。当然,这个视频内容要投射到大屏幕上去。

这是大会的辅助屏幕,要接入来自Snapdragon平板的信号源,演示真实运行的游戏。

前面已经对Uplinq2014大会的各种导播需求做了一些分析。下面我们就绕道主屏后方,来看看后台的样子。最初,我也以为主屏是一块LED显示屏。因为它的亮度极高,又非常清晰。但是绕道后台才知道,这其实是一块投影幕布,整个主屏的画面,是用高分辨率投影机,投射而成的。

监视器里,可以看到多个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源。

这块监视器里所显示的内容,正是为主会提供的21:9格式的PPT。

这是后台的导播控制台,镜屏、PPT、Demo视频片段,还有各种讲词提示。

这里是总导演的位置,从这里可以监视一切内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会议的节奏和时间都被精确控制。

在导播控制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至少6个Mac的键盘,在这里至少有3个工作人员,控制着6台电脑,完成着实时的播放、剪辑、录制工作。

控制台特写,细心观察,能看到前面的信号切换器。

设备搬运收纳的箱子,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总结

老美做事情,给人的感觉:合作、专业、严禁。很少临时起兴,都是按部就班,将所有事情提前规划的井井有条。正如在小小的Snapdragon SoC中一样,CPUGPUDSP都可以完美的协同工作。从参加Uplinq2014大会中,所看到的种种细节,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Qualcomm在移动端会有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很多表象的背后是有原因的。挖掘机技术哪家最强?还是要把心沉下来,踏实和细致的做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48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2
下一篇 2022-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