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数据业务以及无处不在接入的需求正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根据预测到2020年,业务量将为目前业务量的1000倍,基于此,需要提升宽带无线接入网的能力,适应未来用户业务需求。
针对宽带无线接入的需求,目前欧盟、中国、日本、美国等均启动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与关键技术研究。从2G/3G到4G,每一代系统的更新,都伴随着新技术的更新,都是为了解决当时最主要的需求。5G(后4G)时代,小区越来越密集,对容量、耗能和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提升网络吞吐量的主要手段包括,提升点到点链路的传输速率、扩展频谱资源、高密度部署的异构网络;对于高速发展的数据流量和用户对带宽的需求,现有4G蜂窝网络的多天线技术(8端口MU-MIMO、CoMP)很难满足需求。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基站端采用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比如数百个天线或更多)可以带来很多的性能优势。这种基站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的MU-MIMO被称为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Large Scale Antenna System,或称为Massive MIMO)。
本文旨在介绍5G中关键技术之一,Massive MIMO的现状以及在系统仿真中最关注的研究点。
应用场景天线集中配置的Massive MIMO主要应用场景有城区覆盖、无线回传、郊区覆盖、局部热点。其中城区覆盖分为宏覆盖和微覆盖(例如高层写字楼)两种。无线回传主要解决基站之间的数 据传输问题,特别是宏站与Small Cell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郊区覆盖主要解决偏远地区的无线传输问题,局部热点主要针对大型赛事、演唱会、商场、露天集会、交通枢纽等用户密度高的区 域。
考虑到天线尺寸、安装等实际问题,分布式天线也有用武之地,重点需要考虑天线之间的协作机制及信令传输问题。大规模天线未来主要应用场景可以从室外宏覆盖、高层覆盖、室内覆盖这三种主要场景划分。
研究方向Massive MIMO,又称为large-scale MIMO。顾名思义,就是在基站端安装几百根天线(128根、256根或者更多),从而实现几百个天线同时发数据。
在沿用现有的LTE系统MAC+PHY的结构下,Massive MIMO的物理层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基站天线架构设计、基站端预编码、基站端信号检测、基站端信道估计、控制信道性能改进。
Massive MIMO的物理层研究的方向
天线阵元大幅增加,需要扩展到二维平面/曲面或三维阵列。是全向天线(球形),或者是一个面阵天线(面板型),还是如中国移动所提出的“和”之类的异形状态?同时,由于天线数较多,满足隔离度的天线尺寸可能较大,因此较高频段(》5GHz)的使用也是研究课题之一。
天线数增多,同时带来了天线外形尺寸的增大,传统以平面波方式进行信道的建模对于近场偏差就会变得较大,合适的信道建模方式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此外,MIMO所要用的有源天线transever模式,在LTE中已经有所应用。
随着天线数的增多,Massive MIMO的性能将会趋于平缓,此时可以使用多用户复用(MulTI-User MIMO,MU-MIMO)。MU-MIMO技术的核心是预编码。现有的预编码技术主要是:MRT、ZF以及DPC。这些技术中,DPC被认为是最优 的,MRT性能最差,ZF居中。寻找合适的预编码算法也非常重要,通常在工程中使用ZF,是否能有复杂度和性能兼备的新的预编码算法是物理层最关键的问题 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