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区块链上最基本的应用就是数字货币,也就是数字货币在不同地址的转移,或者称之为价值的转移。
举个货币转移的例子。我要给你转100个wicc,我们已经在线下沟通过这件事,最终在区块链链上完成了这笔交易。这件事是双方事先沟通过,达成共识的。区块链上的交易数据也是真实性的,不可篡改,一旦发生,不可逆转。
如果只是在区块链上的转移,由于区块链上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交易的真实性、安全性都是可以保障的。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应用,如果是复杂应用,涉及的领域就会比较多。
维基链CTO陈晓东先生对此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跨域共识”。他认为世界上的“域”可分为物理世界的域、中心化信息世界的域和去中心化信息世界的域三种。其中,去中心化信息世界的域指的就是区块链这个域。
跨域共识
线下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大家很容易就能达成共识。如果是在不同的域之间转移,就非常具有难度和挑战。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两两不同的域之间如果能够协作达成共识,就是跨域共识。
这种跨域共识可能需要第三方平台作为信用担保。以我们都熟悉的淘宝为例,买卖双方互相确认之后,平台才会把相应的数据或资金拨划到相应的目标方去。这才算交易完成。如果商家发了货,买家说自己没收到,这种情况下,钱就不能划给商家。这时,如果商家是被恶意客户坑害,就可以走仲裁流程。这种解决方案通常需要买卖双方之外有信用的第三方来完成的。这个有信用的第三方,在物理世界和去中心化信息世界的跨域共识中体现是淘宝。在其他的跨域共识中,还有待寻找。
原始数据,也就是数据源头是否具有真实性,需要第三方背书。维基链技术团队研究过“信任根(root of trust)”的问题,认为一定要有一个根可以信任。如果这个根都不可以信任,或者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信任源,那就没办法建立链路。至于这个“根”是什么,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里去寻找。虽然它是一个链,但总会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可能是在物理世界,可能在中心化的信息世界,还有可能在区块链上。
另外,我们也不能把区块链当成是一种“银d(Silver bullet)”技术,认为区块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像世界上没有万能药,也没有“银d”这种技术。区块链技术也是,它在某些点上能够起到非常了不起的作用,但不是说只用好区块链就能搞定一切。
如果区块链技术仅仅用来存储数字货币,很健壮,也很安全。但哪怕这样,要完成支付,也还是需要一个信任基础。只要支付方对收款方支付了费用,这样的事实全程都在链上,是可以被验证的。因为它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但如果是复杂应用,跨域共识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整个大体系里去这样一个流程,找到一个可信赖的“根”,信任的源头。然后根据这个流程,可能会有多个流程,根据这个可信任的根,来建立一环套一环的信任链。一旦建立起来的话,很多问题原先是不可以跨域的,现在可以跨域。这就非常了不起。
我们经常会用用到的支付,现在主要是通过中心化的信息世界来形成共识的。但肯定会有低效之处,而且会因此产生信息孤岛。尤其是跨国界跨币种的时候,支付通常是非常低效的,甚至无法做到。
但是通过区块链,与其他域相结合,可以大大提升跨域的效率,把原来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原来低效低速高成本的交易变成高效高速低成本的交易。
如果在同一个领域里建立共识还是非常简单的,但很多时候还需要建立一个跨域的共识。为什么要跨域呢,因为其他领域也想利用去中心化的特性,就是区块链+,比如食品可溯源之类的应用。
食品溯源的链路很长,不仅是物理世界,还有中心化的信息世界和去中心化的信息世界。它是三个域之间的共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这个链路不健全,无法确保真实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