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国内运营商将逐步退出2G、3G网络,由此引发了一阵规模不小的舆论纷争。而回溯这个消息来源,会发现这个消息还是非常官方的渠道发布的——在22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回答提问时说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网络2G、3G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工信部鼓励运营企业积极引导用户迁移转网,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和网络资源用到5G、4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当中,整体降低成本。”
但对比闻库司长的发言和媒体传播的版本,我们会发现明显的差一点,闻司长说的是“2G、3G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而媒体则是说“运营商正在退出2G、3G网络”,这中间的差别是一个时间问题,2G、3G退网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但不是现在。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4G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尤其是随着VOLTE的普及,2G、3G网络似乎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而当下5G来势汹汹,其对频谱资源的需求非常紧迫,所以人们普遍猜测,也许2G、3G这种落后的产能似乎确实到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比如,中国移动的2G网络是在2000年之前就已经启动建设了,至今已经运转了20多年,这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这样的老古董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那是不是意味着2G、3G在短时间内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呢?我认为不是,最起码2G、3G这两个网络不能一视同仁,我的观点是,3G易退,2G难离。
先来看3G网络,说实话,3G网络在国内移动通信历史上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相比欧美国家,国内3G网络起步建设晚,到了其建设的中后期,又与4G正面冲突,所以,3G网络在国内的“主打期”很短。
而同时,3G在国内的发展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的3G网络制式是半国产的TD-SCDMA,这更多是一个政治产物,而非一个技术成果,相比海外主流的WCDMA、CDMA2000两种制式,TD可以说是全面落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移动3G网络的发展,在那2-3年时间里,中国移动遭到了重创,用户、营收、利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中国移动对待3G的态度也很模糊,都是见一步走一步,甚至到了后期,中国移动已经主动停止3G网络建设,而积攒力气放到后面的4G建设中去了。
到了4G时代,中国移动前期积攒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all in 4G,创下了一年内建设上百万4G基站的奇迹,中国移动的4G网络普及速度非常快,几年时间内普及率已经非常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前期建的3G网络就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也是花了百亿资金建起来的,总不能马上就废了,只好用“四网协同”的借口先保留下来,但TD退网,已经是在明确的进程中了。
以上是中国移动的情况,那另外两家呢?说实话,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是舍不得放弃3G网络的,因为3G网络曾为它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它们一段非常辉煌的时光。但是,形势比人强,当中国移动大步踏入4G时代后,中国联通、电信的3G再好,也是无法跟4G相比拟的,所以,在中国移动4G先发的那一年时间里,中国移动实现了完美的复仇,胡汉三又回来了。
为了保持与中国移动的对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只好跟进建设4G,也挺进了4G时代,而它们的3G虽然制式先进、网络性能出色,但也不得不面临TD网络一样的下场——被边缘化。最大的原因就是3G网络的价值在于数据传输,而这一点4G更擅长,所以,一旦4G建起来了,3G就被边缘化了。
因此,3G是很容易退出的,哪怕没有5G,运营商退出3G网络的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了。3G易退,那为什么说2G难离呢?从经营范围来看,今天的电信运营商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服务提供商了,2B、2C、2H的业务都在做,但回归到运营商的本质,它的职责是什么?是为人们提供通信服务,这是它作为一个国企的义务和天职,这是它生存最大的价值。
这一点,无论是十年前、今天、还是十年后,都不会改变。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2G网络的存在就变得很重要。无论是过去3G,还是今天的4G,一旦出现信号不佳的情况,要保障语音通信,还是会回落到2G网络上,这就是2G网络的价值所在。
也许会有人说,今天的4G普及率已经很高了,VoLTE商用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通过4G来承载语音业务一点问题都没有,为什么还要有2G呢?事实上,今天的4G网络覆盖率相比2G网络还有一段距离,这是这两种网络的技术特性决定的,4G网络为了保证高速率,牺牲了其信号的穿透能力,而相比之下,2G网络的覆盖能力就强太多了,而且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打磨,2G网络几乎已经实现了零死角覆盖,这是运营商提供电信级的通信服务的底气。
换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如果国内运营商不是国企,而是像海外运营商那样的以收入、利润为追求的企业的话,2G、3G的退网可能是一个经营决策的问题,说退就退了,以节省频谱资源和运营支出。但国内运营商不是完全的市场企业,它们都是国企、央企,它们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为全国人们提供电信级通信服务的义务,所以,2G要真正退网,我看还要等很久。
来源:物联网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