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需求、竞争、科技三大动力的推动,通信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以数据、话音、视频为基础的新型电信业务层出不穷且发展迅猛。通信业界提出的未来通信的核心思想是业务驱动,即媒体与传输分离,传输与控制分离,不要求物理层面上实现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的结合,而是在高层业务上实现三网的融合,为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种业务在三网上的传输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度集中化的网络控制思想是不可行的,新的网络体系结构要求进一步简化网络的控制功能以实现平台的统一,这就要求通信终端智能化,以促使电信终端不断地向智能化的方向演进。另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终端设备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为终端设备个性化提供了实现可能,这就使得终端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网络的制约,可以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功能。最后,用户本身对终端有迫切的希望,希望终端功能更强大、更灵活、更简捷,也迫切需要终端智能化。
二、智能通信终端的界定
从字面意义上看,所谓智能通信终端首先是“终端”,这不难理解。相对网络而言,它直接提供用户使用的边缘设备。其次是“通信”,这个也好理解,主要是提供给用户用于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最后就是智能,是这个定义的核心。其实,智能这个概念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才提出的。根据计算机领域的定义,智能就是同时具备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自学习能力。这样,就得出了对智能通信终端的界定,即智能通信终端就是同时具备计算、存储和自学习能力的用于通信目的的终端设备。典型的智能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设备、会议智能终端、IP电话智能终端、具备通信能力的笔记本电脑和具备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等。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智能通信终端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固定智能通信终端(针对固定通信方式)、移动智能通信终端(针对移动通信方式)和计算机智能通信终端(针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当然,随着电子集成能力的提高,同一个智能通信终端可能包括以上若干个类别。
通常,智能通信终端具有如下特点:
在硬件体系上,智能通信终端必须具备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也就是说智能通信终端往往是专用并且具备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另外,智能通信终端可以具有多种输入方式,诸如键盘、鼠标、触摸屏、话筒、摄像头等,并可根据需要调整输入。同时,智能通信终端往往具有多种输出方式,如扬声器、显示屏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软件体系上,智能通信终端必须具备 *** 作系统。由于 *** 作系统是应用软件的基础平台,故对 *** 作系统的竞争异常激烈。移动智能终端目前主流的 *** 作系统有 Symbian,Windows Mobile和Linux等三个,其中Symbian占领移动智能终端大部分市场。Windows Mobile虽然起步较晚,但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Linux虽份额不大,但是门槛较低,同样大有前途。固定智能终端的 *** 作系统可谓兼收并蓄,各种嵌入式 *** 作系统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计算机终端的主流 *** 作系统当然就是Windows *** 作系统和Linux *** 作系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上两个 *** 作系统对通信的支持也越来越强。其次,基于越来越开放的 *** 作系统平台,个性化的应用软件也层出不穷,例如通信薄、游戏、录音机、即时通信、日程表等,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个性化用户需求。其中,许多应用软件和通信硬件结合,可以用于信息无障碍通信,例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手写识别等,另外一些可以用于信息安全,例如终端防火墙等。
在通信能力上,智能通信终端往往具有灵活接入方式和高带宽通信性能。作为智能通信终端,往往根据所选择的业务和所处的环境,自动调整所选的通信方式,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目前,移动智能终端往往支持多模式通信,可以支持GSM,WCDMA,CDMA2000,TD-SCDMA,WiFi及WiMAX等,从而适应多种制式网络,不仅支持话音业务,更支持多种无线数据业务。固定智能终端往往支持PSTN,xDSL,IEEE 802.3x等,从而在保障多种业务接入能力的情况下,提供终端业务可靠性。计算机智能通信终端基于本身的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灵活性,可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具备目前所有的通信方式。
在功能使用上,智能通信终端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多功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终端从“以设备为中心”的模式进入“以人为中心”的模式,集成了嵌入式计算、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生物认证技术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使通信终端更加人性化。由于软件技术的发展,智能通信终端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设置,使通信终端更加个性化。同时,智能通信终端本 身集成了众多软件和硬件,具备了传统终端不具备的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